新型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2)

新型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2)

二、新型城市化面临的发展新机遇

(一)城市化滞后和农村人口众多带给城市化的机遇

迄今为止,我国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农业产值已降至GDP总量的10%以下,但真正的城市化率才仅为36%,农民身份的人口还高达64%。最近虽然取消了户籍的二元结构,但这64%农业人口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状况仍没有大的改变,同城市人口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仍然明显偏低。广大农村人口虽然对进城当市民望而生畏、望城兴叹,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把入城当市民作为改变命运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特别是农民工的第二代和新生代的年轻农民概莫能外。如果城市能够向他们提供廉租房,且能够在适当期限内保证他们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权益不变,绝大部分农民入城的积极性肯定是很高的。

暂不考虑农民工携父母入城,现在2亿多农民工,如果有半数人入城就是1亿人,仅就已经随农民工入城的2000万农民工子女和5800万留守儿童计算,需入城的总人口将不少于17800万。按此人口设城的话,以100万人的城市计,需新增城市178个。如果按照现代化的要求,不要说把农村总人口降到现代化国家10%以下的比例了,就是按农村人口保留20%计,我们也还要有44%的人口在城市落户,这44%的实际人口数应为5.94亿人,按此人口数量设城的话,需增加594个100万人的大城市。倘若2049年全面实现现代化,距今也仅有35年的时光,在此期间,有必要把农村人口占比降至20%,这样每年将需有1700万农民变市民。由此看出,新型城市化的任务是紧迫的,同样说明中国的城市化的机遇是极大的,驱动力是极强的。

(二)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城乡统筹带给城市化的机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十八大特别明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实行共同富裕,中央提出的八个必须坚持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共同富裕这两条是最新提出的。新一届政府为了确保执政为民的方针落到实处,正在从各个方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以GDP论英雄,坚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政府大力节约开支,国企管理人员减少职务消费等措施,以及正在进行的反享乐主义、反奢靡之风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深入反腐等,可以说都是围绕着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更好实现进行的。中央在大力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户籍并轨,同样也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农民人均土地十分有限,如不能离开土地,向城市转移,就难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致富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世界劳工组织曾经对城乡差距较大的47个国家进行了调查,我国是其中之一,我们的城乡差距已经达到3.2左右。城乡差别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城市化。世界上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城市化率都达到60%左右,日本、韩国都达到85%以上,从事农业的人口降到5%以下。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日本、韩国城乡差距不是市民收入高过农民,而是农民收入高过市民10%左右。他们就是靠分流和减少农民,靠农民的市民化。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好广大农民的致富问题。中央关于城乡统筹的政策,一方面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使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化,二是提升农村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水平,更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使他们不断增强融入城市的能力,进而推进城市化,促进城郊市镇的崛起。

(三)海陆空交通大发展带给城市化的机遇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自始至终与交通紧密相关。最早的城市多是河海码头促成的,今日的大都市都是靠海陆空交通优势提升的。我国近20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海陆空交通大发展,迄今我们已建成铁路10万公里、公路423.75万公里、高速公路9.62万公里、高速铁路1.2万公里。另外,在沿海、沿江建起了数百个港口码头,在东中西部建起机场上百个,所有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都为城市建设和兴起创造了重要条件。现在中国已有很多地方在交通条件方面出现了重大转机,这些地方的城市化必将迎来大发展。

(四)让三个一亿人入城和“丝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

作为近期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最大机遇,莫过于三个一亿人入城和“丝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决策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了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三个一亿人入城重大战略。一是要让一亿农民工转为城市户口。二是要使棚户区居住的一亿工矿企业、农场、林场员工的居住条件根本改善。三是要在中西部让一亿农民在当地转为市民。这三个一亿人的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实实在在地把我国的城市化大大推进一步,使城市人口总量接近8亿或更高。

为了落实好三个一亿人的城市化战略举措,首先是统一城乡户籍,并在部分特大或超大城市实行积分落户。二是如火如荼地推进棚户区改造,不仅在这方面加大了投入,也加快了进度。在对一些农场、林场、矿区的棚户区进行改造时,一般都注意向城市靠拢,实行非市民向市民的转变。三是在中西部新设一批新城开发区,如兰州新城的建设、西咸新区的建设、贵安新区的建设和郑州航空实验区的建设,这些都是规模较大、气势恢宏的新城区,它们将作为在中西部吸纳1亿人进城的龙头工程,促中西部城市化迈向新台阶。

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不仅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而且会极大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会对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与四川的城市化产生重要的推进。

(五)国有和民营企业实力的增强带给城市化的机遇

新型城市化要吸引人,就要有就业岗位。要创造就业岗位,就要有企业的投资和建设。美国历史学家Daivisland讲过,“有钱才能赚钱”,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钱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近60万亿元,国家的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根基。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其数量之大,世界少有。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的集中地,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此众多的企业种类和庞大的企业群体,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中坚力量。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企业投资沿海各省,大大促进了沿海城市化的推进。广东、山东、江苏是企业投资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前三强,同时在城市建设方面,无论其数量和规模都位于中国的前三位。现在随着沿海地带土地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企业正在向内地转移或是在内地扩张发展,这必将助推中西部城市发展。例如,富士康前几年走向河南郑州后,不仅全面带动了河南的电子产业,而且也迅速提升了河南的对外贸易。

今天,我们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达100家之多。数以万计的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的迅速增长,都为城市化的推进创造了良机。去年国务院决定降低公司成立门槛后,公司的增长率提升27%,服务业、旅游业、物流、快递等的迅速增长,也一定会成为新型城市化的又一动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