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3)

新型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3)

三、新型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一)观念误区和思想不解放带来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没有“以人为本”,不重视农民变市民,其根本原因是观念误区和思想不解放造成的。而今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恐怕遇到的最大阻力和挑战仍然是这一点。

很多学者包括一些城管与治安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总是把中国城市化没有出现贫民窟作为一大业绩来赞颂。可又有谁思考过我们为了抑制贫民窟,在城市中铲除大量的农民村,究竟给我们的城市化带来多大危害呢?今天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已过7000美元,但我们的真正的城市化率仅有36%,同发达国家相差约40至50个百分点。

所谓贫民窟,就是在城市发展中,大量农民走进城市,自找工作、自建住房形成的居住区。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看,包括当年的伦敦都是有“贫民窟”的出现的,“贫民窟”加速了城市发展,加速了农民的市民化。中国恰恰因为限制了和大量拆除了农民村,而致只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较少有农民变市民的转变。

考虑到“贫民窟”是农民变市民的便捷途径,让农民在城市自建房有利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浙江苍南县的龙港镇,实际上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农民在那里聚集后,逐渐兴起的,而今已成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的中等新城。鉴于我国城市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国家又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借鉴龙港兴起的经验,在要发展的城市内专门划出一些片区,吸纳农民和农民工按照规划和图纸在这些地方自建房。经济的发展,是靠人口聚集创造需求的,也是靠人口聚集创造就业岗位的。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促进人口聚集,为农民进城想出新办法,拓宽新路子。

(二)既得利益的藩篱和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推进改革必须要解放思想,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篱。

新型城市化,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解决常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口落户问题,尤其应该为农民工的家庭团聚,解决好住房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但是,在既得利益的藩篱已经十分严重的今天,要想把这两件事做好却十分艰难。这些做不好,新型城市化是无法顺利推进的。

(三)路径惯性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化率较低的地方,要推进城市化,必须要使交通建设走在前面,使资源配置紧紧跟上。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效率轻公平、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等配置资源的路径惯性,将是我们新型城市化的最大障碍。

经济的发展是靠科技驱动的,要改变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缓慢的问题,就一定要科技先行。根据2010年的统计,东部20%的省份汇集了中国35%的高校、40%的科研机构、50%的科研人员、60%的国家研发经费、70%的高科技企业。为此,要大力推进中西部的城市化,就要调整资源配置的这种局面。英国的剑桥、美国的伯克利,都是典型的大学城,一个学校远离大都市,既减轻了大城市的负担,又可带动一方土地的快速发展。

因此,新型城市化的推进,必须要大力推进改革,必须要打破此前发展的路径惯性。

(四)农民及农民工收入过低及城市房价过高的挑战

新型城市化是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农民变市民固然存在有城市接收能力不足问题,但是农民的过低收入而致的入城的承受力不足才是主要原因。

新型城市化中农民最难以承受的是城市房价的无限高企,严重脱离了农民和农民工的实际收入。很多农民和农民工之所以不愿进城,这是根本原因。

笔者在澳大利亚考察时,他们在解决住房上,一是大量建设了可承受性住房,二是提供了大批廉租房。他们的廉租房多为100平方米以上,其租金不会超过劳保收入的1/4。而北京等地出现的群租房就足以说明我们的购房价和租赁价都超出了农民工的收入能力。

因此,要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农民变市民,我们必须应对高房价的挑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