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治国理政中的四大体现(4)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治国理政中的四大体现(4)

——专访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杰

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记者: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您认为应该如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杰:首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充分说明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一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依据。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内在统一的。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从文化发展的历史传承性和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源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在整体上是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选择性吸收、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如民主观念。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尽管绝非民主思想,但却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再如,和谐思想。尽管中国古代的和谐理论和实践与现代社会的和谐有着巨大的时代落差和文明形态的差异,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内心的渴望。习近平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