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重要批示”和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国智库发展的新里程碑和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表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标志着智库建设列入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议程,进入了顶层设计的框架,切实提上党政决策的议事日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智库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又讲到智库,在中德两国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加大政府、政党、议会、智库交往,其中包括了智库在其内。智库提上国家外交的地位,智库国际化的步伐将得以加快,可见给予的重视实实在在,在我国,“智库外交”也会成为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第二轨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既有重视更有需求,决策面临的形势更加纷繁复杂更加需要智库,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转变,中央决策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日益复杂,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国内经济发展爬坡过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闯关克难期,社会建设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期,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要求,一是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新旧矛盾并存叠加,突发事件频繁、风险点日益增多,对决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决策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越来越多,对决策的针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舆论影响决策逐步显现,对决策的透明性、公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博弈重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出于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大国崛起、强国纵横始终都有智库的角色,智库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在我国深刻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中,决策者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管用的政策建议,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决策模式更加依赖智库。面对上述如此错综复杂多变的形势,需要加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我国智库发展由此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中国智库发展的基本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