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 (3)

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 (3)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中国智库的发展正逢一个令人欣喜的契机。那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什么?“中国特色”特在哪里?“新型”又新在何处?本文主要从一般智库、西方智库、古代智库以及我国现状诸多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在何处、新在哪里。

智库也称为思想库、智囊团、智囊机构等。世界上的智库千差万别,学者对其有不同定义。智库按照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分类,在组织属性、隶属关系、规模大小、资金来源、研究专长方面有很大差异。按组织属性划分为官办智库、半官方智库、私立智库或者民间智库,以及国家级与地方级之分;从智库专业性划分,有综合性智库和专业型智库之分;按机构职能划分,有全职的和在本职之外衍生出部分智库职能之分;按研究主题和功能划分,可分为政府决策的咨询机构、兼有投资功能的咨询机构,以技术转让为主的咨询机构,为企业服务的纯盈利性咨询机构。本文所讨论的智库是指为公共政策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库,是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决策体制的外脑,是现代公共决策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为公共决策提供思想和行动方案,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评估政府运作效率,传播社会知识,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在现代国家决策中发挥着强大作用。

从国家治理角度讲,智库拓展了社会多元力量参政议政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国外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后的“第五种权力”。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智库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知识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在社会效用和功能上,智库的作用是多方位的,既能提高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又能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协商民主的多样化;还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储备人才、创新思想、提供信息等,也正是由于此,智库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库建设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智库的结构及发展模式均是和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息息相关的,并无一定模式。现代意义上的智库于20世纪初诞生在美国,20世纪70、80年代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如今已遍布全球,智库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研究范围广泛,从传统的内政、外交、军事扩展到经济、科技、生态环境、文化教育、人口等方面。美国智库强调“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非党派性”,既依托政府又独立于政府,美国政府一般采取招标方式向智库提出立项委托,依托是从政府获取财政资助和政策支持,但又不隶属于政府部门。美国智库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影响美国公共政策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和发表研究成果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决策。法国智库特点是私立智库影响力大于官办智库,重视退休官员和学者作用的发挥。韩国智库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政府智库为主导,政府智库全部统筹协调管理政府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巴西智库是通过出版物影响目标受众,并最终通过影响立法来实现相关公共政策诉求。印度智库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很多缺乏资金支持,对政府决策者的影响力有限。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有世界眼光、理论根基和学术自觉,需要了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国家智库发展概况、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借鉴国外优秀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既要遵循智库建设的一般规律,但也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符合我国政治制度特点,遵循我国决策咨询工作规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