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初尝胜果的三个支撑
一是上海自贸区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四区三港的自贸区格局。有着优越的区位基础和地缘优势。
二是国家各部委倾力支持给了自贸区很大空间。14家部委先后出台了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松绑的各项举措。比如在金融改革方面,人民银行30条、银证保21条,以及外管局改革方案,都超出上海预想。有了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政策,上海就引来了更多的外资银行,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自贸区建立的制度框架主要在五个方面: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深化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大自主改革力度,拓展改革试点新领域,如探索完善行政公开透明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改革,依法创新成为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特点。
我省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三条建议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复制和借鉴他们以扩大开放来倒逼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我省开放程度小、对外贸易少,虽然申建自贸区的基础和条件困难不少,但要抓住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一路一带”战略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验的机遇,积极争取在有制造业综合基础的我省建立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利用其先行先试的功能和政策组合效应,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途径和新经验。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实践与经验,建议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工作。
一是树立新的开放观。自贸区和“一路一带”建设呈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新棋局。对此,我省需要主动加强研究和试验。认真剖析作为节点城市在新的开放战略中的作用,从空间区位优势出发,以我省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国家开放战略发展中占得先机。要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实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提高我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努力形成有利于甘肃特色的兰州新区自贸园区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将兰州自由贸易园区打造成为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区、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引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上海自贸区首批30多项主要涉及到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监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尽快在兰州新区复制推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