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爱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安徽:方爱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摘要:“立足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的目标指向。这一目标指向的实现,价值认同是基础,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是必然路径,而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又是认同、引领和整合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具有文化引领作用,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文化具有群体性特性。文化是经由历史长期发展而沉淀的、被一定的群体认可和遵循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惟有共同文化才能使群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是核心价值体现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了文化的先进性和发展方向。当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引领和整合大众文化和多样化社会思潮,最大限度达成思想共识,使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的自觉接受与遵循的一种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具体指通过传播、教育和渗透等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可、接受,内化为信仰,形成统一意志和强大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实现有效引领的基础。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持续存在都有赖于合法性的支持,这种合法性以价值观念的形式进行的思想上的说服、理解与接受,就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和“为什么”,即不仅清楚自己是其所是,并明白如何按其所是行动,从而在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整个国家和全民族认同的共同理想,这是一种巨大的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事实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属社会意识范畴,但不能凭空产生,而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国家共同思想基础的鲜明体现和全国各族人民核心利益的集中反映,具有深厚的事实依据与实践基础。二是情感认同。基于事实认同的基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情感认同是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前提。三是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事实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升华,它在理性认识和情感共鸣中确定行为的价值取向,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付诸实践。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越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力就越强。

2、实现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之间具有某种耦合性,这种耦合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的前提基础。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大众文化的多样价值取向和追求中蕴含和呈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要素或特质。因为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社会基础,都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运动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反映,它不仅被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所表现,同时也能被大众文化所折射。大众文化应成为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管道和领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到大众文化价值观中,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追求,才能发挥其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力。由于大众文化商品性、娱乐性等特质使得其在生产、传播和消费上易被市场和利润所左右,会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而产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的疏远与偏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力,要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度。价值引领一定程度上是多元价值观念的协调共存基础上达成的价值共识。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力,第一,应该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成果,倡导包容、整合非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并在多样而流变的非主导价值观念中汲取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第二,应以发达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成功融入大众文化的经验与做法为借鉴。比如美国就十分重视将价值观内核与商业外壳有机结合,国家主导价值观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和震撼力量的以好莱坞大片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之中,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主导价值观文化引领力发挥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当然各国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我们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文化的方式和途径。第三,应处理好大众文化的思想性与娱乐性、艺术性与市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优秀大众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运作以及媒介传播,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合理解决,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力。

3、实现对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所谓价值整合,通常是指在社会多元存在的价值结构中,通过选择、确立和维护主导价值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结构趋向平衡、有序与协调。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社会思潮价值观进行价值整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价值整合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传播、教育、融入等渠道和说服、同化、感召和批评等方式实现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客观地认识、准确地分析判断是实现有效价值整合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研究主要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 “普世价值”观等思潮的思想源流、现实样态、理论观点和性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各主要社会思潮的价值取向,其表现形态与实质,以加强整合的针对性;要研究主要社会思潮价值观的本质内容、社会作用,不仅要注意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方式和社会理想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而且要警惕诸如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蔽性的破坏性。

“立足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的目标指向。这一目标指向的实现,价值认同是基础,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是必然路径,而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又是认同、引领和整合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