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病”
深入研究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
坚决打好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全力抓好大气雾霾治理。明年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任务,坚决完成PM2.5年度治理目标。全面完成平原百万亩造林任务。进一步加大垃圾和污水的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南水北调配套设施。
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开工建设4条新线,开通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抓好苹果园交通枢纽、驻车换乘停车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微循环道路疏堵工程。深入研究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大力整顿停车秩序,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快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台高速建设
明年要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年度任务项目清单,开展好试点示范,确保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交通方面要加快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台高速等跨区域交通干线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促进交通服务管理一体化。生态方面,要协同推进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水源保护林等合作项目,推动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建设。产业方面,要以现有项目为基础,集中力量打造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新机场征地拆迁和外围设施建设,推进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和启动实施。
探索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加强跨行政区、跨领域规划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规划、标准、监测和执法体系,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深化改革
明年不再保留非许可类行政审批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必须把该放的放到位,坚决消除束缚市场主体手脚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把该给的给到位,加大鼓励创业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把该管的管到位,保障市场公平有序竞争。
明年继续对审批事项进行精简,不再保留非许可类审批,在全市推广投资项目审批新流程,统筹推进市级部门协同下放审批权限。制定实施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进驻方案,推进审批标准化和集中化。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加强事中事后管理。
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和价格改革。做好“营改增”扩围,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政策。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加大社会资本引进力度,继续做好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试点,研究出台各领域操作细则和支持政策,推动养老、医疗、文化等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高度重视国有资本集中度问题,把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本集中到必须要做的事情上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重点推动一级企业股权多元化,促进市属企业与中央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发展,提高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以“新三起来”为总抓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在高效利用好农村“三块地”上下功夫,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乡镇统筹使用,开展利用山区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养老等产业试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