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
11月9日,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人物小传
郑杭生
新时期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郑杭生1936生于杭州,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五年制本科,1961年毕业后留校。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这是郑杭生给自己设定的学术目标。
在郑杭生教授之前,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大体历经三代学人,由严复率先介绍西方学说入华,到孙本文、陈达、李景汉、费孝通、雷洁琼等学者一面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一面进行社会学中国化探索。此后,社会学在1952年被当作“资产阶级伪科学”撤销,到1978年后恢复重建时,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概论》序言中坦言,“如果用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的标准来衡量,很可以说这是‘不成样子’或‘不三不四’的”。
真正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后,郑杭生迫切感到,“面对一个刚刚才从‘文革’阴霾里走出来的国家,面对一个进入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回答一系列社会有序运行和学科建设的问题”。他的工作内容既包括了对理论的研究,也包括了对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他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四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因重大社会变革而出现的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显示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由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会学教材之一。
2012年,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在江苏吴江颁发,郑杭生是获得这一社会学领域大奖的学者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