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治思维把治党治国 结合并统一起来

江苏:法治思维把治党治国 结合并统一起来

摘要: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一些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是当前立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法先行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到哪里,法治就延伸到哪里,改革的领域不应有法治的空白区和盲点。

纵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贯穿始终,涉及方方面面,这是继全面深化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当今中国,改革是动力,法治是定力,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梦想。

法治信仰是灵魂。对于全体党员而言,真正认同法律、敬畏法律、维护法律就要大力破除“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这样一些错误认识,牢固确立在国家事务中“宪法至上”和在党内事务中“党章至上”的观念。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章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环境,努力在全党范围内营造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立法先行是前提。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一些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是当前立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法先行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到哪里,法治就延伸到哪里,改革的领域不应有法治的空白区和盲点。更进一步讲,立法先行也要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依法治党建立可靠的制度基础。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法律实施是生命。法律不是写在纸上的权利和义务,法治思维在具体的实施中才会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法治实施指明了航向。推进法治实施,依法执政是引领,依法行政是关键。依法执政要求党严格遵循党纪国法,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推进法治的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推进法治的实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重点。目前,执法不文明、执法不公正、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已成为法治有效运行的重大障碍,人民群众也颇有微词。不断推进法治实施,就要切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