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和“记账”:养老改革的待解难题(2)

“做实”和“记账”:养老改革的待解难题(2)

一问: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2014年初,国家第十次提高养老金待遇,在北京某中外合资企业工作近10年的周鹤从心里高兴,高兴之余,他又有点担心:“我担心养老金缺口不能补上,担心未来退休后,国家没钱发养老金,担心未来生活水平降低。”周鹤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昨天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分析指出:2013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速度有所下降,制度赡养率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当期结余比上一年减少了229.27亿元,备付月数也比上一年减少了0.10个月。该报告还显示,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助,2013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有12个省份征缴收入大于支出。

“种种迹象表明,养老保险高速扩面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出现下滑,基金运行压力开始显现。受国内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影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仅3.67%,整体市场业绩表现平平,参加企业年金职工人数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坦言。

“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无论是按照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还是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的标准,中国都已进入老龄化。按预测,2020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19.3%,2050年将达34.2%。业内人士指出,老龄人口这么庞大,如果还是固守60岁退休的标准,给养老基金带来很大的支出压力。

据人社部相关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养老金连年上调,从未间断,每年上调10%,全国人均退休金从2005年的每月714元提高到2014年的2100元,人均提高两倍多。与此同时,过去的10年也是财政补贴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从2005年的54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019亿元,10年增加4.5倍;新农保和城居保(现合并称为“城乡居保”)也是在过去的10年里建立的,均为财政补贴型的制度,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远远没有到位,改革欠债使养老保障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一个最难啃的硬骨头。”郑秉文表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