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4)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价值观不仅影响了一国的文化本身,也影响到经济和综合国力。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中,各种价值观都在争取人心,尤其是争取年轻人。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就是价值观、制度值得世界人民至少本国人为之骄傲,对世界人民具有吸引力。

第二,尽管苏东剧变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但是,它确实使社会主义处在低潮和被动。因此,西方很多学者说“历史的终结”,就是说历史就停在资本主义了。在经济上,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就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再发展,那就是量上的发展,而不会有质的变化。面对这一被动局面,迫使我们要想办法立足。这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局面。

第三,我们的价值观建设缺乏制高点和自信心。我们老说,我们具有中国特色,可是,我们从来不敢说,具有世界意义。从习总书记开始,我们中央也提出自信问题,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价值观只有在制高点上,才有影响力;反之,则处在被动位置。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讲到,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第四,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加剧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就拿教育问题来说。实际上,我国教育这些年的发展是被国际上所羡慕的,但是,我们在国内也是挨骂的。国际上有研究说,中国为什么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另有人唱反调说,中国为什么发展?就是工资低。可是工资比中国低的地方多了,为什么中国发展起来了,而其他国家却没有发展起来或者没有中国发展得快?中国打工的至少小学毕业、初中毕业,还有很多是高中毕业、大学毕业,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做得好有很大关系。还有我们的神九、神十,之所以上得这么快,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相当的关系。当然,有人质询说,为什么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寥寥无几?说实在的,我们的高等教育,文革以后开始恢复,才几十年?而西方的这种没有中断的研究有多少年了?!

那么,我们的教育问题究竟在哪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跟世界的差距太大了,而我们的资源又有限,怎样才能尽快赶上世界的教育水平呢?当时就搞了一些重点的小学、中学、大学,在当时只能这样。如果要齐头并进的话,大家都是慢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都希望孩子得到好的教育,这个时候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还有医疗、住房等方面都面临着这种贫富悬殊的问题。另外,权力腐败、大案要案、环境问题,包括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有问题;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价值观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保持精神独立的关键。在咱们看来,法国属于欧美国家,是西方国家,但是,法国坚决抵制美国大片过多地进入法国。为什么?就是怕失去其民族性、独立性。还有,我们把加拿大、美国算作一类国家,都属于北美,但是,加拿大对美国大片也是如此限制。墨西哥跟美国靠着,也是不想让美国的东西把墨西哥人的头脑全占据了。

从历史上讲,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也不能说一点积极作用也没有。比如说自由、平等、博爱,那是对封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还包括自立、创新,创造这些新的现代价值观,都对西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菲尔普斯就说,现代价值观是世界上第一批现代经济国家诞生和持续发展背后的动力。这些国家实现了生产力的伟大起飞,推动了财富和工资的增长,把人们的工作从谋生手段改造成为提供越来越多精神激励、挑战和冒险机会的源泉。在自然经济下,实际上是循环经济,一代一代不断地重复。但是,创新、自主、自立,这样一些现代价值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改变。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为什么当年我国败得那么惨?就是因为背后的观念不一样。当时与我国开战的日本人已经是具备了现代国家观念的一群人,而我们的国人仍是处在封建王朝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因此,必败无疑。

从现实来看,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文化独立的根据。美国公开说,用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都说美国没有口号,美国怎么没有口号?你看美国教育部门口就写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口号,这是美国教育法案的名称。更逗的是,日本居然也搞价值观外交来整我们。安倍不反思历史,安倍就没有资格讲价值观。日本表面上接受了美国所宣扬的价值观,实际上在骨子里仍然是殖民主义的价值观,仍然是侵略价值观,仍然是戕害生命的价值观,仍然是不尊重妇女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