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担当精神·战略定力·科学方法(2)

北京:担当精神·战略定力·科学方法(2)

——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智慧和方法概论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具有“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真抓实干,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对复杂的矛盾、问题的根本的精神状态或态度。

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正在思考和解决战略性的问题

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的矛盾、难题,还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这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我们党面临“四大挑战”,即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我国打压的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难题的挑战,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二是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三是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这里所讲的“伟大斗争”,具有新的历史形式。其中主要有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意识形态斗争、反腐败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空间争夺、网络斗争等。这里讲的“斗争”,不是“文革”时期的批判、批斗、打倒,挑起群众斗群众,而是一种应对挑战、考验、危险需要具有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状态和实践行动。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正在思考和解决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具体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其一,要求我们对党目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做出科学判断。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是作出科学决策并提出任务的基本前提。今天,要以清醒头脑科学判断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今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难题与肩负的任务更多、更加艰巨。严峻形势与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党积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应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其二,要清醒认识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面临“四大危险”,与完成任务、攻坚克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而要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一个国家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危机意识,一个民族最大的忧患是缺乏忧患意识,做好工作之最大问题是缺乏问题意识。然而,我们一些人对此缺乏清醒的头脑和理性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一些人对我们党面临的“四大挑战”、“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缺乏应对。这样是难以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的。

其三,要攻坚克难,必须克服我们党自身存在的局限,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自身硬起来。这种“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硬在斗志。这种斗志,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攻坚克难的行动。就是说,要用体现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方式进行斗争,使斗争精神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实现形式,具有历史和时代特点。

其四,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理论上认识上的清醒,认清复杂而严峻的斗争形势,认清“伟大斗争”的新形式新特点。要努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做好各种准备,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认清当今西方以学术思想(文化、文明)外衣设置政治陷阱的本质,更要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一切积极因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