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进发达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农业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建设重点,也指明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现路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对发达地区而言,需求更为迫切。从资源环境看,江苏农业复种指数高,环境负荷压力大,资源要素日益趋紧,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从竞争能力看,部分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国内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与生产成本“地板”效应逐步显现,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加大。从社会需求看,老百姓不仅要吃饱吃好,也要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农民不仅要持续稳定增加收入,也要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由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加快构建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消费导向原则,积极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突出优势布局、专业格局,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更加注重“接二连三、互动融合”。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挖掘全产业链潜力,形成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企业集群集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高效流通、价格稳定。
更加注重“低碳循环、生态友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资源利用保护制度,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示范应用节肥节药、绿色防控、污染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