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蕴含中华文明底蕴的网络智库(3)

建设蕴含中华文明底蕴的网络智库(3)

(三)网络智库在影响生效上须上通下达

中国传统智库“幕府”不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为官府任出谋划策,还要以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向百姓传达政令和处理各类事务。网络时代,党和政府通过网络空间与广大民众结合更为紧密,更需要加强决策层与社会的协调交流。智库虽不用直接管理事务,但却要承担更为广泛的上通下达任务,使得决策建议能够在管理层和网络社会层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网络智库一方面要担负形成提供正确的决策建议,另一方面还应向网络大众宣传政策、传播理念和应对舆论。在诉求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智库在功能定位不能只满足于内部建言,还应起到政府决策层与社会舆论之间协调沟通渠道的作用。网络智库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贴近大众的沟通技巧,对网络大众进行政策的解读、普及,同时从网络大众的角度向决策者反映下一步诉求。

三、人才立网,发展网络智库人才建设新“谋士”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智库的发展与繁荣得益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王公诸侯们深刻认识到“谋士”是决胜的重要因素,“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得士则昌,失士则亡”。对于当前网络智库建设来说,各级各类人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一)网络智库应重点突出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一般都是智库思想的灵魂人物。像比较出名的刘邦智库中的张良,曹操智库中的郭嘉、司马懿,刘备智库中的诸葛亮,李世民智库的杜如晦、房玄龄等,都是历史上具有活跃推动力的领军“谋士”。智库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进行思想创新,领军人物则是网络空间智库思想形成的第一要素。网络智库的人力资本由领军人物和研究人才两方面构成。领军人物是指具备前瞻引领思想,以及强大管理和运营能力的智库代表人物。有了领军人物,网络智库的发展就有了掌舵人,智库思想创新主要是由领军人物带领研究人才完成的。因此,网络智库领军人物不仅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且还要有“士志于道” 的担当与精神,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能够面对媒体和公众进行思想的传播。

(二)网络智库应大力培育专业团队

智库作为某一领域的智囊团,必须要有稳定的机构,才能保持其决策建设具有专业性和长期性。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集团、东晋时期的清谈派、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的谋士群体等,这些智库团队都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存在的。网络空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则需要有更多的专业团队来研究网络空间中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及各个专业领域的难点问题。因此,必须要大力培育网络空间智库专业团队,使各个层面的专业智库团队协调发展,来提高决策建议的质量水平。一方面,要发挥官方智库贴近决策层的体制优势,让官方网络智库成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探索网络空间治理规律、完善治理方略、提高治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主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民间各类网络智库专业特长,引导理论、技术、企业以及个人智库成长发展,培育客观、全面的网络智库群体。

(三)网络库应广泛吸纳特殊人才

智库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众多专门人才或特殊人才的力量,这些特殊人才往往在关键时期和重要事件上能发挥出“四两拔千斤”的巨大作用。对于各类特殊人才的重视程度之高当属春秋战国,最有名的是“战国四公子”,各有食客三千,其中既有富有远见的战略家,也有“鸡鸣狗盗”之士,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作用。当前,网络空间智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壮大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特殊人才,以获取更广泛的智慧。因此,要为更多的特殊人才在网络智库中发挥作用提供好的环境,建立个人智库成果向决策者提交和交流的畅通渠道,建立特殊人才智库思想参与政府决策和研究成果采纳的常规机制,打造个人智库获得政府信息、数据和研究课题的公平机会。同时,要推动和加强网络智库人员的流动性,不断把有思想活力、有实践经验、有政策研究能力的特殊人才,根据需要吸纳到网络智库队伍中来,使得网络智库成为一个拥有最广泛人才支持和社会智慧的创新机构。

(作者系第十六集团军副军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