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3)

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3)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深厚土壤的。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的2000多年里,尽管改朝换代的悲喜剧一幕又一幕,但是儒学作为核心价值却一直没有变,儒学始终指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和个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用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意味着儒学的核心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培育与践行。这其中蕴含着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三、《四库全书》与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

儒学作为核心价值,之所以能够落小落细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建立了一套合适的话语体系。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集中地代表了这一点。以往我们一般把《四库全书》作为传统学术知识体系的建构形式,其实不仅于此,它也是儒家表达其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四库之“经”,即儒家的经典著作,集中阐发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经者,常也。它贯穿着儒家认为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思想、基本路线、基本原则。因此,以“经”作为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表达的是对基本价值的坚守和自信,如《四库全书提要》所说:“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盖经者非他,天下之公理而已”;“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

四库之“子”,反映了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不是“经”的一元独霸,而是对多元的包容和吸纳。《四库全书提要》说:“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博收而慎取之尔。”就是说,“经”与“子”的统一,在话语体系上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有所肯定、借鉴和审慎汲取,从而达到一元与多元、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四库之“史”,在话语表达体系上显示了核心价值与历史的对接。史籍是以往事实的记载,因而“经”与“史”的关系,是“理”(道)与“事”(器)的关系,理从事出,事以证理,因此,以“史”作为话语体系的构建,表明作为核心价值之“经”具有被历史事实所证明的合法性。此即《四库全书提要》所谓:“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四库之“集”,表明核心价值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式的口号,而是赋以艺术形象从而打动人、感化人。“经”与“集”的关系,是“理”与“情”的关系,理合于情,以情入理。于是作为核心价值之“经”就容易入耳、入脑。以“四库”形式建构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提供的历史经验就是:坚守基本价值与多元包容、对接历史、艺术形象相结合。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