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陈立思: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5)

五、建设“文明中国”对公民素质的新要求

下面谈谈建设文明国家对公民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和价值观几个方面。根据上文我们谈到的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我提出与对公民素质的几个要求供大家参考:

第一,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培养相应的现代素质,做一个现代文明人。“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使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家居社交,都变得有了社会的、文化的、文明的意义,要求我们懂规矩、守秩序、有关怀、讲仁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经济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法治素质、社交素质、媒介素质。

第二,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公民,要观大势、识大体、顾大局。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有胸怀、有担当,承担起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参与各层面、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交往,注意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理性对待国际交往中的分歧和摩擦,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第三、互相尊重,协商共识,和而不同。在国内和国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多元多变的情况。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党派,不同年龄的人,面对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政治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差异,首先要做到互相尊重。“尊重”是指:了解、理解、互不干预、互不损害、和平共处。发生矛盾时,要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寻求共识。“和而不同”是我们处理内政外交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时的出发点和目的。

第四,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既是“中国公民”,也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爱护一切公共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公共资源”指公共所有,为全体人民生存、生活所需的一切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地、海洋、森林、草原、矿产、外层空间等)、公共物质财富(如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电讯、水利、电力、金融、文化、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娱乐等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如时间、空间、信息、频道、波段、消防、救援、抢险、医疗、慈善等)。中国公民不论在国内生活,还是到国外旅游、经商、留学、工作甚至侨居,都要爱护当地的公共资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014年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尔代夫访问时说:“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要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的海鲜。”引起全场一片笑声和掌声。现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身影。我们要像爱惜自家的东西那样爱惜人家的空气、海水、植被和历史文化遗迹,给所到之处的民众留下文明的、美好的印象。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是你的笑容,而不是遍地垃圾。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无限的信任和期望。2014年4月1日,他在比利时布鲁日(“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是“桥”的意思)欧洲学院的演讲的结尾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希望中欧双方的同学们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进中国和欧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进中国、欧洲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奋斗,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对我国全体人民的希望和要求。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