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3)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3)

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预期目标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整体上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关系仍然错综复杂,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等等,这些外部风险和挑战同样不可小觑。

从短期看,2015年世界经济预期仍将保持周期性温和复苏态势。IMF和世界银行先后在2014年年中下调年度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并没有调低2015年的增长预期,他们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4%。但世界经济复苏则呈现明显的曲折分化特征。美国经济复苏形势有所好转,就业、房地产等主要指标继续改善,消费者信心走高。欧日经济持续徘徊。欧元区受德法意等大国的拖累,复苏进程再度搁浅,通缩压力不断上升。日本“安倍经济学”和“311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使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期性复苏,但长期动力不足和政策效应递减,经济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新兴经济体集体进入减速调整期,增长放缓势头总体仍在延续,部分国家存在滞涨风险,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中长期看,我们面临两大挑战和机遇。一是世界经济游戏规则正面临深刻调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TPP、TTIP,以美联储为中心的六国实行货币互换,对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带来新挑战。二是世界正在酝酿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应用以及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对传统产业往往具有颠覆性甚至是毁灭性冲击,可能会直接破坏现有的产业体系。当然,这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的判断是,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好于2014年是大概率,但仍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在新的发展阶段,确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一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保持合理的速度。要看到我们的人均GDP还不高,在世界上排在90位(含地区)以后。我们要牢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讲,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动摇。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这个速度是实现社会比较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速度,是不带来严重后遗症、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速度,是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速度。

二是抓住创新转型这条主线,提质增效。要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可实现的中高端目标,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最大动力源泉,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它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更新、体制的改变、制度的出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加快创新转型,才能实现长期的中高速增长,并向经济发展的中高端水平迈进。

三是坚持有为有力原则,实现好的新常态。新常态是一种新境界、新趋势、新方向,好的新常态,不是一种自然、必然的状态,它是一种可能最好的状态,如果不去努力,躺着睡大觉、期盼天上掉馅饼,不解决经济结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好的新常态是得不到的。我们必须积极有为,勇于担当,埋头苦干,才能“稳中求进”,才能“稳中有进”。当下,要采取措施,解决一些地方官员不作为的突出问题。

在此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下,关于2015年的经济目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关于经济总量目标。我们的研究认为,将2015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是比较合适的。理由有以下几条:(1)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经济规模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测算表明,年均增速只要达到72%就能完成这一目标,而2011年到2014年这过去的10年,我国GDP年均增速预计能达到81%。也就是说,未来6年年均增速只要不低于66%,就能实际上述目标。当然,7%左右的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的增长目标也是相一致。(2)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这些变化已对就业总量的增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作用,7%左右的增长所带来的实际就业增量比10年前10%以上的增长率还要多,特别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增长促进作用越来越大。(3)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调整相比,我们对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仍然是缓慢的或温和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9%,最近三年平均为77%,降幅为22个百分点。但是,经济目标仅仅只调整了05个百分点,从8%左右降至75%左右,若再调低到7%左右,加总起来也仅调整1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社会对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的压力承受能力在增强,并不会带来对经济社会大的冲击。(4)将经济增长目标适度下调,可以适度减轻稳增长压力,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留出更大的空间。

(二)关于其他经济目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在1000万人以上,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CPI增长目标定在30%左右,较2014年有温和提高,这也是防止通货紧缩的需要。同时,有必要确定三大需求的合理增长目标: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3%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3%左右,出口增长7%左右。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