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顾准这样的思想家

中国需要顾准这样的思想家

导语:1974年12月4日,顾准先生辞别人世。中国从此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顾准的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帮助人们在社会大转型中认清方向。在顾准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特别向读者朋友推荐顾准晚年的学生和挚友吴敬琏先生的文章,以纪念顾准先生

为了纪念我的老师和挚友顾准的八十诞辰,我最近重新研读了新近出版的《顾准文集》。重读他的遗文,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但在河南息县、明港劳改队中和他同窗共读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而且觉得他好像仍然活着,正在和我们一起探讨中国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地发表议论。

我曾经有两次和顾准密切相处的机会。第一次是1956年。那时我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组从事企业财务的研究,当时顾准是我的领导。第二次是从1963年他重回经济所到1974年12月他因病辞世。特别是1968年到1972年期间,我们两人在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五七干校”同为已被定罪的“反革命分子”,在“隔离室”里朝夕相处。我们利用不准参加“革命群众活动”的机会和顾准通过巧妙斗争取得的阅读中外书籍的权利,怀着“为什么我们追求革命理想,千百万人为之奋斗牺牲,得到的却是林彪、‘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这样一个当时使我们深感困惑的问题,认真研究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历史,探索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在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顾准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导致了我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因此,我是从他那里受益极多的。不过,现在我主要不是要表达自己个人对他的怀念和感激,而是讨论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事业对我们的改革和我们这些改革的参加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顾准是一个才华横溢、具有鲜明个性的奇人。和他有过接触或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对于他的渊博学识和犀利言辞都会有极为深刻的印像。然而这些都还只能说是顾准的外部特征。如果要说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顾准的内在特征,我想是在于他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人所未言。这些问题,例如中国为什么没有如同希腊罗马那样,发展起作为欧洲文明滥觞的城邦和共和制度,而是形成了几乎牢不可破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中国的“史官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史官文化”的本质以及应当怎样对待“史官文化”;在革命胜利以前生气蓬勃的革命理想主义为什么会演化为庸俗的教条主义;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革命取得成功、“娜拉出走以后”要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避免失误和赢得真正的进步;社会主义是不是注定了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能让市场价格自发波动来调节生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长期聚讼纷纭,人们莫知所从的问题。顾准对它们一一作出了自己的解答。他的见解往往惊世骇俗,却又有理有据,使人不能不信服。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