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

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

摘要: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这一意见,深刻表明了一个这样的道理:高校不是世外桃源,不是法外之地,学术固然无禁区,但讲台有纪律。小小三尺讲台,是意识形态折射的窗口,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这一意见,深刻表明了一个这样的道理:高校不是世外桃源,不是法外之地,学术固然无禁区,但讲台有纪律。小小三尺讲台,是意识形态折射的窗口,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中国,学术无禁区,应该起源于当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切不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处处设禁,让学术变成不学无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建设,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开始解冻,走上了健康成长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建章立制,拓展了学术治理现代化的空间。首部国家级《高等学校学识委员会规程》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学术无禁区”的实现。

学术无禁区,那是不是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的时候,就可以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教、什么思想都灌输呢?不是。蔡元培在强调“学术无禁区”的同时,更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蔡元培看到,很多教师走上讲台信口雌黄,走下讲台奔竞游荡。不以学术为根,而以在课堂上哗众取宠为乐;不以授业为旨,而以意气用事出语惊人抖名士派头为荣。他成立了“进德会”。该会的宗旨便是砥砺德行,力挽颓俗。他一方面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大刀阔斧地退聘了一批学术水平低、教学态度差、只会在课堂上耍花架子的外籍教员。他说,“无论哪种自由,都要能使学生养成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蔡元培对教师的要求有一个底线,即“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一百年过去,蔡元培先生的治学风格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而今我们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系到我国两个一百年梦想和中国梦的实现。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高校宣传思想战线也成效不小。但毋庸讳言,高校也出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地球一体化、各种西方思潮轰涌而入,社会上的诸多不良风气侵袭校园,有的教师并不安心于讲台,而是只想谋个一官半职,即便身在讲台,给学生灌输的也是一套如何混迹官场的厚黑学。有的教师奉行拜金主义,急于将学术位置转化为权力寻租,某教授竟在讲台上说出“40岁时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的话。还有的教师,不是孜孜于学术,而是汲汲于功名,他们中有的模仿民国风,长袍短褂,慢条斯理,将自己装扮成“名士”,甚至“大师”,以期在网上走红。有的不从理性出发,不顾事实,不问良知,任何政策他都厉声责骂,任何举措他都高声喊打,在讲台上肆意攻击党,丑化祖国和人民,否定改革,颠覆历史,把西方价值中的错误观点特别是错误的政治价值奉若神明。这样言行无底线、思想无原则、心中无祖国的教师,虽然只是少数,有的地方是极少数,但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因此,捍卫高等学校讲台的神圣权利,保护青年大学生心灵不被毒害,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印发,非常及时。可以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下的一剂良药,敲的一记警钟。

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任务。高校教师,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才能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才能给自己的学生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也才能做出真正利国利民的学术,我们的国家才可能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先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代的先王都明白,要建设国家、治理人民,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受国家培养多年、而今站在高校讲台上的教师们,请不要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也请牢记这句话: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