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值寒冬,张垣大地上一股见贤思齐、蓬勃向上、向善向美新风扑面而来。走进城乡,制作精美的“道德模范”事迹展牌、“讲文明树新风”文化墙映入眼帘;众多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在贫困群众、空巢老人身边,汇聚成点点热能,温暖人心……
见贤思齐——挖典型树榜样,好人就在身边
为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传承“崇礼、尚义、明德、至善”人文品质,我市积极选树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通过基层推荐、群众评议方式,广泛海选推举。截至11月,我市向省文明办报送中国好人候选人24名,河北雷锋候选人86名,未成年人先进典型10名及11个“善行河北、好人故事”, 其中王殿贵、张秉文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获评月度“河北雷锋”称号,万全县杨丽娟入围全国、全省第一批未成年人先进典型推选范围。
发挥媒体优势,持续开辟“善行河北、情暖张垣”专栏,推出张家口好人好事,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挖掘采写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充实完善覆盖全市的“好人好事储备库”。把“善行功德榜”建设作为深化道德教育平台和载体,将居民身边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张榜公示,并在《好人档案》记录在册,把好人树起来,把好事晒出来,立起了道德标杆。
化言于行——扬传统尚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信念深深扎根沃土,更需要将实践化言于行,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鲜活动力,凝聚社会正能量。
——我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入学习弘扬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相继开展情暖张垣·思源感恩主题活动,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网上祭英烈、经典诵读;组织全市未成年人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精心评选出全市中小学生600多幅优秀作品,参加“善行河北 美德传承”全省中小学生爱国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大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童谣征集传唱活动。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多部门共同印发《“惩戒失信,构建诚信张家口”合作备忘录》,逐步推进我市征信体系建设。
——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群众文明养犬、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制度入心——强制度重保障,活动本土化常态化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土化实践,我市着眼于常态,注重在长效,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好人好报激励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组织各县区、各级文明单位、民营企业、志愿者团体、社会有识之士,对市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了节前走访慰问和帮扶,为一些家庭困难的道德模范发放慰问金。
志愿服务是新时期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重要形式。我市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实践抓手,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奥运知识宣传”、“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环保节能宣传”、“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学雷锋、树新风”道德实践等活动,涌现出了像蓝天救援队、爱家园公益促进会等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个人,形成了人人自觉培育、大家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