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一周年:河北很热情天津很淡定(4)

京津冀协同一周年:河北很热情天津很淡定(4)

摘要:进入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落地一周年,同时,各地的两会进程也已经进入尾声。在对于未来政府工作提纲挈领的两会上,河北、北京和天津三地对于协同发展的表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交集是一定的。

纵深

京津冀产业转移不能停留在“物理空间”上

京津冀一体化的研讨和实践固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三地的合作也在逐步的加深,但对此,有专家提出了几个值得忧思慎思的问题。

首先,京津冀三地的合作不应只停留在“物理空间”的产业转移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北京的人文、教育和科技优势,和河北的各重要城市展开协作,增加河北省自己的“经济造血”功能才是关键。

其次,最重要的还要看北京能不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放弃一些攥在手里的“宝”,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定位已经开启了做“减法”的行动计划,但具体的效果有待观察。

最后,“首都自身功能结构”和“非首都功能疏散”同等重要,北京市自身的产业功能应该从“单核驱动”向“组团式发展”转变,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三地的协同发展在2014年开了一个好头。”盘古智库理事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易鹏说,随着三地两会中总体规划纲要的进一步明确,在以交通、环保、产业对接三个领域为核心的协同布局上将一体化不断落实深入。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