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步车”亟待疏堵结合综合治理(2)

摘要:记者日前在北京、天津、陕西、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一种被称作“老年代步车”的电动交通工具正在各地兴起,市场供需两旺。但由于缺乏生产标准和准入门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突出,使用中“车无牌人无照”现象普遍,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相关部门亟需在生产、销售、路面管理等环节制定规范,实现疏堵结合、综合治理。

 监管滞后、标准缺乏问题多

记者发现,野蛮生长的“老年代步车”行业仍处于“监管盲区”。

首先,人无照、车无牌、隐患大、“管不了”。

西安市莲湖区交警支队民警房江涛说,“老年代步车”的速度一般能到60公里,这种速度按理说属于机动车,但又不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里。不在目录里,车管部门不能给它上牌,交警也不能要求开车的人必须有驾照,属于监管盲区。今年1月,山东淄博市发生一起老年代步车撞人致死逃逸事件,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由于该车没有纳入车辆登记范围,办案民警最终花费大量精力排查周边车辆,才侦破此案。

2$)$U@~A3_@]2V}BA0AXM@N

房江涛说,很多老年人视力差、反应慢,仍驾驶老年代步车上路;一些老人仗着车上没牌,在机动车道上随意变道甚至闯红灯,速度往往又很快,对自己和行驶车辆都是威胁。天津市民庞女士等多位受访者说,有时走在小道上,突然窜出来的老年代步车让人很紧张。

据了解,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北京交管部门通过暂扣车辆、罚款200元等措施对“老年代步车”进行集中整治。而记者在宣武门一带行走时仍有多辆“老年代步车”从身边经过。山东省一线交警说,“老年代步车”的用户多为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脾气大,很容易发生语言甚至肢体冲突,一线交警在执法时轻易不敢激怒这些老人,往往还要好言相劝。

其次,标准缺失、门槛过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记者采访发现,山东省富路、唐骏、新大洋等公司生产的低速电动汽车均有产品出口欧美国家,一些产品已经通过了美国和欧盟的认证,一些骨干企业的产品也经过了国内汽车检测机构的测试。与此同时,由于行业缺乏管理,整个市场仍呈现良莠不齐之状。

EHHB%IW(_}4KAJLTG9~MM[A

山东省沂南县经信局局长臧永胜认为,国家目前对电动汽车的“双80”技术标准对于“老年代步车”并不适用,企业实际上是无序生产,导致各种低劣产品充斥市场。力驰科技总经理陆付军说,当前市场上生产低速电动车的企业较多,除正规厂商之外,一些小作坊、小企业也参与进来,它们对产品缺乏设计检验能力,质量难以保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王兆春说,由于缺乏管理,众多制造低劣的车辆打着“老年代步车”的幌子上路,一些小型燃油汽车也趁机无牌上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记者试驾发现,许多“老年代步车”并没有标明生产厂家与安全标识,一些车需要把方向盘打到头车身才开始转向。这些车虽然外观像轿车,但外壳材料多是价格低廉的玻璃钢,一旦与路面车辆碰撞,明显“不堪一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