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在30多年实践中,不仅大幅提高了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状况,改善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重温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路,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解放思想不能没有边界,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造成严重的个人迷信与个人崇拜,思想遭遇严重禁锢,民主集中制受到极大破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陷入严重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社会上掀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为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先期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解放思想是当时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政策没法出台。邓小平分析认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但是,解放思想不能没有边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此,邓小平提出:

第一,解放思想,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大革命”时期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对毛泽东思想造成严重歪曲与损害,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要批判“两个凡是”思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其次,必须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再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说,这种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普遍原理。

第二,解放思想,必须正确地判断国情,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长期没有搞清楚的、需要充分研究的重大问题。为了搞清楚和研究好这一重大问题,邓小平提出要科学地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他在1980年4月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总结建国30年的经验,总起来说,就是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任何超越或低估发展阶段的思想,都有害于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1959年底至1960年初提出的社会主义两阶段论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深思熟虑地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在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理论上的全面论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作了精辟概括。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大力解放思想,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地界定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在全面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长期经历一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