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3)

中西方学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3)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论著对市场经济作用的阐述和宣传,比我国更平易和平实?我国的有关讨论和争论为什么那么热烈和激烈?意见分歧又那么多、那么大?其实,这有客观的原因。

资本主义在其全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后来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是先有市场经济实践,后有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从现有资料看,直到20世纪初,才有市场经济概念出现。因此,西方国家的人们是先有市场经济的感性认识,后有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人们,大都具有对市场经济充分的感性认知,他们能熟知市场经济的实践内容。正是由于西方学者是在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有关概念和理论的,因而他们深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短处,正面效用和负面效用,并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亚当·斯密时期政府只做守夜人的自由市场经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的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和罗斯福新政,再到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举措,制定和实行经济计划(二战后,日、法等许多国家实行经济计划,西德搞社会市场经济),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和统一起来,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促进了资本主义战后的创新发展。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在写给西方读者的教材和论著中,不需要对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怎样搞市场经济做过多的描述。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无论政界、学界和实际经济工作者,都对什么是市场经济和怎样搞市场经济很不熟悉,需从头学起,需要向西方学习,学习其市场经济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是先获取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后在实践中获取感性认识的。可以看出:我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缺乏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在理论上探索着发展。尽管中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不同的人会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论偏好和价值取向,汲取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有的主张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不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的主张亚当·斯密时期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要干预;有的赞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推行全面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大都认同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这就呈现出中国学界在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远多于西方的分歧和争论。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