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的近代英国乡村教育(2)

城市化背景下的近代英国乡村教育(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化进入大飞跃时代,城市化加速发展。到该世纪中后期,英国已有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各类城镇中,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更迅猛的发展、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以及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等,对普通大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在工业社会形成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发现,尽管教育在实际的工作表现中价值有限,但它却可以促成心理变化,有助于打破农村社会的封闭,促使农村居民拓宽视野。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社会骚动(如食物暴动、宪章运动)也让当局感到担忧,他们开始将教育作为减少犯罪和降低治安管理、监狱运转等费用居高不下的手段。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初等教育的发展。

通过立法确定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调查各地的初等教育状况;给予初等学校经费支持,以推动普及教育的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的检查、督导,以提高初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规定学校设置的基本学科,制订核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在社会广泛办学的基础上,确立国家初等义务教育制度;鼓励其他形式的初等教育的发展;形成并改善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以加强对教育的督导。随着政府的逐步介入以及政府和民间自愿团体合作的加强,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初等教育处境艰难的局面逐步得到缓解。到1900年,英格兰5~12岁儿童的入学率已达80%。

总之,一如城市化的进程,近代英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是缓慢而渐进的。在城市化起步之初,乡村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来自于农业和农村,受教育的对象是有限的,仅限于乡村中等富裕程度及之上的居民。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尽管乡村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困境,如资本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冲突,让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大众教育处境艰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政府主动承担起发展教育的社会职能,并采取措施为其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更多的乡村民众也因此获益。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