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特立尼达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

世界文化遗产——特立尼达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

特立尼达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位于古巴中部地区圣斯皮里图斯省的南部,因其建设见证了食糖贸易最繁荣的岁月,1988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特立尼达是16世纪初期为纪念复活主节而建立的,是征服美洲大陆的桥头堡。其18世纪和19世纪的建筑,包括帕拉西奥-伯尼特宫殿和帕拉西奥-坎特罗宫殿,都是在食糖贸易最繁荣的岁月建造的。

特立尼达是16世纪初期为纪念复活主节而建立的

特立尼达是16世纪初期为纪念复活主节而建立的

特立尼达

特立尼达位于古巴中南部的圣斯皮里图斯州,距首都哈瓦那东南约280千米。它临近埃斯坎伯利山区,有停泊条件优良的港口可通向加勒比海。它建于1514年,历史上是一个工业城,特别是制糖业的中心。1988年与附近的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世纪初,该城享有三位一体的盛誉,是美洲大陆征服者的桥头堡。1518年特立尼达港口是西班牙人从科尔特斯到墨西哥远征的出发地。当时传出墨西哥发现黄金的消息,于是人们纷纷离开特立尼达,从此,这里成了偷渡者和海盗横行的地方。从16世纪末开始,这个港口的战略功能逐渐被其经济功能所取代。17世纪古巴岛的养牛业、蔗糖业、烟草种植业发达。由于西班牙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特立尼达逐渐繁荣起来。18世纪末在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建立起了制糖工业,开办了56个砂糖工场,1.2万名黑奴在这里劳动。很多黑奴是从西非贩运来的,被迫在这里从事十分繁重的劳动。19世纪在特立尼达出现了大型建筑,如布鲁内特宫和坎泰诺宫。这时建筑的繁荣受益于不断增长的蔗糖贸易。至此,特立尼达达到了它繁荣的顶点,并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三大城市。到这时,18世纪制定的城市规划终于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特立尼达传统的家庭建筑以低矮的房子为其特色

特立尼达传统的家庭建筑以低矮的房子为其特色

城市的规划是从最高点的普拉萨•梅厄向下发展,包括一些狭窄笔直的街道。从广场向四周辐射出交通干道,一些干道还延伸出了城市。通常以不同的角度相交的那些街道形成了不规则的栅栏。

构造普拉萨•梅厄的大的建筑包括一座宫殿、一座教堂和一座修道院。早期殖民地的住所、教堂和修道院构成了这一城市的布局。传统的家庭建筑以低矮的房子为其特色,狭窄的石子路旁是装饰着斑驳多彩瓷砖的矮房。大街上那些两层建筑,多是庄园主的居所。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