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军人的样子(2)

当代中国军人的样子(2)

——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三)进入冷战时期,美国高级官员杜勒斯兄弟提出,用和平的办法促使社会主义苏联演变,“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这种演变与反演变的“暗战”、不见硝烟的较量,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歇。

随着在苏东、西亚、北非的频频得手,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策动“颜色革命”,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在这种暗流涌动的情势下,忠诚之“魂”能不能铸得牢,信念之“根”能不能扎得稳?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和平是国家和人民之大幸,也可能是军人之大不幸。如果承平日久,军队和军人也可能被“和平积习”裹挟:一些军人的血性因“温水煮青蛙”而渐渐消磨,一些军人的思想和行为离战争渐行渐远,甚至变成了“病虎”“蔫狼”。

一个时代的叩问令人警醒:30多年无战事,缺少风雨历练的年轻一代官兵,还有没有老一辈军人那种刺刀见红、敢于亮剑的勇气?有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一个严峻的现实催人奋起:目前,“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仍是横亘在强军征程上的“腊子口”、“泸定桥”。我们还能不能续写“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的奇迹?能不能坚守住信息化战争中的“上甘岭”?

一个沉重的课题发人深思: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沉渣泛起,我们还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红色基因能不能血脉相承?

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反复证明,灵魂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病变,本事的不足是最致命的不足,血性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品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对解决军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时代回应。面对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新态势,面对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课题,面对国家和军队深化改革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使命任务的新要求,面对军队官兵成分结构和思想行为的新变化,我们只有按照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要求,灵魂上“补钙”,本事上“升级”,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纯”,防范和化解“政治生态恶化”、“血脉基因异化”、“革命本色蜕化”的现实危险,以塑造“大写的人”、培养“健康的心”,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才能做到政治靠得住,风浪击不垮,战场打得赢,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四)2014年岁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满广志、蒋佳冀、海军372潜艇等一批上榜英模人物及英雄群体,在甲午这个烙着沉痛民族记忆的特殊年份,用忠诚之魂、精武之能、本色之真,再次生动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革命军人身上的投射和呈现。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它既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抓手。

强军必先强心,强心重在铸魂。“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军事文化的精髓要义,承载着军人立身、立志、立德、立业的价值表达和价值引领。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官兵由内而外的升级塑造。自觉做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就能永葆红色基因不变、革命气节不移、英雄豪气不减、精武强能不懈,以崭新的风貌挺立时代潮头。

翻开我军历史画卷,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军人践行核心价值观始终走在社会前列。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英模人物,生动诠释了一个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追求,感召了全社会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和信仰。无疑,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不仅对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自身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而长远的作用,而且对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辐射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