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是要处理好“常”与“特”的关系。新常态中的“常”主要是从全国宏观上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讲的,包括九个特征和四个转变等,都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特征的概括和提炼,是高度概括性的,是管方向的,同时也是历史的、辩证的、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指导性,并不能代替各地区、各部门的才“特”,即特殊性。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犹如高山气候“一日历四季”,有的处在前工业社会,有的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有的已进入信息社会,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我们要避免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各项具体特征绝对化,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和“同构化”,就要处理好“常”与“特”的关系。因此,一定要结合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九是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要“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定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里的“变”,就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这里的“不变”,就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基本路线方针没有变。
十是要处理好“务实”与“求道”的关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需要弘扬求真务实和探求规律的“钉钉子”精神。在新常态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有一种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这就是既要积极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干实事,出实招,埋头苦干;更要对客观规律持尊重、敬畏态度,善于学习调研,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探求规律,从而寻找和抓住经济发展新机遇,创造性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