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堂:罗马和哥特式建筑风格混合体
比萨大教堂前方约60米处是一座洗礼堂,始建于公元12世纪,它的布道坛可追溯到1260年。洗礼堂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但后来的一些工程也采用了哥特式风格。圆形洗礼堂的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画面中圣母玛丽亚侧卧其间,下面的羊群隐喻耶稣救赎的民众。
洗礼堂,罗马和哥特式建筑风格混合体
钟楼(比萨斜塔):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比萨广场,比起教堂本身来说,比萨斜塔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其实,它只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因其特殊的外形、历史上与伽利略的关系而名声大噪。据说伽利略用斜塔做了个实验,以证明不管物体的重量如何,从塔顶垂落的物体加速度是一样的。毫无疑问,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斜塔历经多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比萨斜塔高54.5米、铭文记载1174年动工建造斜塔,但因比萨日历较普通日期早一年,这样真正开工的年份应为1173年。最初的建筑师是邦纳诺·皮萨诺和因斯布鲁克城的威廉,但他们未能活着看到斜塔竣工——直至14世纪下半叶才有了钟楼。一些人认为塔的倾斜是故意的,是大胆地展示建筑师的技艺。但这种看法难以令人信服。
钟楼(比萨斜塔),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更可信的是:设计者知道将在欠硬的地上造塔,于是在他们的计划中,允许建造的地基可有一定的沉降幅度。看着今日的斜塔,体会攀登294级台阶时那种奇特的,把人拖往一侧而不知所措的感受,人们只能为斜塔依旧矗立的事实而感到惊奇。年复一年,倾斜的角度和对其未来的担忧与日俱增。20世纪斜塔偏离垂线4.3米,现在是4.6米。最近有一大笔拨款,以寻找解决办法。图样中斜塔是圆形的,包括钟楼共八层。中间六层四周围着精致的连拱柱廊。据认为很可能是受拜占庭风格或伊斯兰教的影响。
广场墓地:庄严肃穆
这座墓地建于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用从髑髅地装船运来的土堆建的。漂亮的哥特式的柱廊用湿壁画装饰。尽管画的主题是死亡的喜悦、地狱和最后判决,但这个地方有一定宁静的吸引人的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