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全民学法守法新常态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全民学法守法新常态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的重要支柱。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用法治理念武装人、用法治精神塑造人、用法治信仰引导人、用法治文化熏陶人、用法治实践提高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使人民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一致性,重在树立法治精神。一要弘扬宪法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要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二要着力提升干部的法治理念。坚持不懈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牢固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社会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着力提升全民的法治信仰。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学法用法敬法守法,坚持把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们以诚信守法为荣、以失信贪腐为耻,真正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人民,使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成为全民的共同信仰。

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拓展法治文化传播途径。要用先进的法治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影响人,运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传递法治 “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对法治的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一是实施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要加快规划建设能够彰显法治内涵和法治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依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二是加强法治文化研发基地建设和法治文化作品创作。鼓励和引导文艺和社科工作者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创作、推出一批感染力、传播力强,便捷性、实用性高的特色法治文化作品和研究成果。三是运用新兴媒体创新法治文化传播载体。通过网络社区、微博微信平台、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传媒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使法治文化更加贴近百姓、贴近民生,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