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雷人回复”毁了“县长热线”的初衷
时下,社会管理中的种种矛盾时而爆发,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不很通畅,民众的一些合理诉求,诸如违法占地、工薪讨要、官衙作风、消费维权等一些迫切、亟待解决的民生热点问题,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为防止主管部门、信访机构相互推诿扯皮,不能勇于担当,各地相继设立县长热线、县长信箱。
设立“县长热线电话”,广大群众可接向县委、县政府反映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设立“县长电子信箱”,群众可直接用图文通过电子信箱向县委、县政府反映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本是利民的好事,一些地方却没有起到实效。
有的回复少得可怜、有的回复明显敷衍。信访信件,如石沉大海,音信全无。这既严重背离了党和政府听民声,解民情,促发展的方针,也反映出部分干部态度消极。其背后暴露出为官者慵懒傲慢的官僚习气。“县长热线”不是“作秀”。初衷是密切县主要领导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及时解决全县民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就该让其“功效”“落地”。该网民一共拨打了两次电话,接线人员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该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即使情绪低落,也要想到自己手握的是“县长热线”,每一通电话都反映一个基层诉求,责任重千金。
针对干部接到的群众诉求,应该“日记周理月追踪”。将每个接到热线的事件记录在案,并责令值班人签字。追踪解决进度。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长此以往,社会矛盾不会日趋激烈,干群关系也会和谐。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才能顺利实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