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沈向东(2)

“好医生”沈向东(2)

摘要:他,三十年如一日工作在临床一线岗位上,没有壮语豪言,没有感天动地,碌碌一生为患者、为师长、为后辈,他的世界里唯独没有他自己:宁愿加号劳累也不让患者失望而归、手术后不能发声却从不拒接可能是患者打来的陌生电话、病重仍坚持给网上患者答疑解惑、生活俭朴却常自掏腰包给困难患者生活费、照顾恩师生活起居无私关爱提携后辈……件件小事串联在一起,刻画他刚毅的棱角,撰写了一部用心守护健康的不朽篇章。他就是不以浮名绊此生、敢于担当的好医生沈向东。2015年1月,沈向东荣登中国好人榜。

即使是在因肺癌接受手术和化疗后,沈向东心心念念想着的也还是那些先心病孩子。2012年,沈向东被查出肺癌,却依旧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站在手术台上,长达半年之久。这半年时间里,他做了六十多台复杂的先心病手术。可自己却因延误了最佳时机,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了。后来,他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喉返神经受损不能发声,只能用短信的形式与同事们交流,可每次交流的内容都是“病房没事吧?”“看好病人啊!”“谢谢大家,辛苦了!”还让家人帮他接听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熟悉的电话号码可以不接,因为都认识;但陌生的电话号码很可能是患儿家长打来的,他担心患者找不到他会着急,嘱咐家人耐心地为患者解释,应该怎么走,去医院联系谁,怎么处理。稍微能发声了,他就带着年轻的大夫出门诊,他亲自诊断,再当面由他人详细讲给患者听。那个时候的他,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个癌症晚期的患者。每晚12—1点期间他会给科室打电话,询问病房孩子的情况,问问科室情况,雷打不动,还会深夜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

2014年10月末,沈向东被查出癌症脑转移,接受化疗后,他几天不能吃任何东西,虚弱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浑身疼得发抖,仍然在网上回复病人的问题。沈向东去世前不久的一天,同事前去探望,刚出电梯口,就发现他正捧着平板电脑蹲在电梯口聚精会神地忙着。护士长上前一把抢过了他手里的IPAD,厉声说道:“沈主任,您不在床上好好躺着,拿着IPAD蹲在这干嘛?”他憨憨一笑说:“我在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病房信号不好,我发现就这儿信号强。眼睛不好,看不清,站着又觉得累,就蹲着回复,正好等你们。”同去看望他的人眼圈都红了:要知道,此时的沈向东无法进食已达半年之久,因癌症脑转移压迫视神经,右眼也已经失明,可他全然不顾自己的病情,心被其他患者装得满满的......

考虑到有的患者可能无法来京咨询就医,沈向东于2011年2月开通了好大夫在线个人网站,更加方便他解答病人的疑问。在网站活跃的4年时光里,他利用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地为1432名患儿家长答疑解惑,就算在病重的时候甚至逝世的前一周,都在坚持回复患者的问题,不仅为患儿带来第二次生命,也为许多家庭带来喜悦与希望。然而,他回复网络咨询的时间已经永远的定格在了2014-12-24 15:09:54。

不收红包反送红包 生活简朴常为患者垫付筹措费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专家应该生活得很“高大上”,但沈向东的生活却很简单随意,甚至有点清贫:生活品质要求不高,粗茶淡饭,一日三餐都在单位,下手术晚了,别人的剩饭也不嫌弃随便吃一口,住的还是早年单位分的老房子。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黄了的衬衫,一个破旧的背包一背就是30多年,科室里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同事,基本上都是看着这个背包成长起来的。原来,他的工资有相当一部分都用来贴补患者了。

很多复杂先心病患儿的家庭因病致穷,跑遍全国也无人收治,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阜外,找到沈向东。“穷”、“烂”、别人不敢收的患者,却是沈向东的“最爱”。他从来不会拒绝他们,亲自给他们开住院单,亲自嘱咐主管大夫尽快收治,为他们联系慈善基金会筹款。在政策容许的情况下,帮他们申请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收治的患者经常有拖欠住院费的情况,他就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给家属生活费,给他们买饭、买生活用品。大家说他傻,他总是解嘲到:嗨,能帮就帮帮呗。像这样接受他资助的患儿家属不计其数。也有家属会在手术前塞给他红包,每次沈向东都会婉言谢绝,“命比钱贵重得多!”一位接受沈向东资助的患儿家长流着泪对护士长说:“都说去大医院手术要给医生送‘红包’,可现在是医生给我们‘红包’。”

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危重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来北京救治,沈向东常常会坐着长途客车或绿皮火车去为他们手术,从来不摆大主任的架子,不提任何要求。吃的是最简单的盒饭,就连一点微薄的劳务费,他也常常用来给护士们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由于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救助病房里的孩子们,工作了30多年,沈向东也没能给自己换一套大一点儿的房子,他却不以为意、淡然处之。

沈向东生病后,有患者家属得知情况从老家寄来大包裹,同事们都在猜测,里面究竟装的啥?回院治疗时,他在同事们见证下打开了这个神秘包裹,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老乡家自己种的核桃,那是沈向东心中最贵重的礼物。

尊师重教事师如父 不图名利甘为人梯

盛名没有改变沈向东勤恳敬业的工作理念,没有改变他素朴恬淡的生活,同样也没有改变他为人处事的原则,这么多年来,这位声誉日隆的心外科专家始终本色如一,尊师重教事师如父、关爱同侪提携后辈、不计名利淡泊自处。

对于沈向东而言,薛淦兴教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更是他的父亲,逢年过节必定前去看望,生日、节日召集师兄同事前去庆祝。师母多年瘫痪、年岁已高,儿子在外地,沈向东充分扮演了家中长子的角色。老俩口经常觉得这个“儿子”不容易,劝他不用惦记。在九十多岁的薛老生命垂危之际,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蹲守医院照料,花钱垫付医药费,竭尽全力组织抢救。薛老逝世后他亲自为老师净身更衣,料理后事,并继续承担起照顾师母的责任。就是生病期间也坚持探望师母,忍着自身病痛,沉着冷静地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作为外科医生,除了精湛的手术技艺外,沈向东对疾病的生理病理掌握得十分全面,可申报奖项时不见他精心准备,倒是为学生讲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常常亲自查阅整理资料到深夜。自己对PPT制作不在行,不惜劳烦他人帮忙制作课件,陪上笑脸、搭上时间。找不到准确的图示,就亲自画,一遍又一遍,为的就是能直观清楚地为学生讲授知识、传授经验。对同事们也同样毫无保留,研究生和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都纷纷表示,沈主任的解剖课不听终身遗憾。年轻医师总会向他提出各种疑难问题,他都会一一详细解答,还会给他们提供最清晰的影像资料。他在二病房做病房主任时,由于手术台资源有限,年轻医生的手术有时总排不上、做不上,沈向东就主动把自己的手术停了,为年轻医生让出手术台。平时和他聊天,他就像邻家大哥一样,耐心开导年轻医生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利。

沈向东的同事说,功名利禄、社会地位对于沈主任来说,都不及一台成功的手术。“大主任大教授”的称呼,对于他,都没有“沈大夫”来的亲切自然。2014年底,沈向东获评参加“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网络上正在进行投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中转发,呼吁大家帮忙投票。但是沈向东却让爱人发信息给同事们说:“请亲朋好友千万别费心此事!大家满满的心意和祝福我感受到了,享受!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可大家热情并未消减,在他离世后,“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投票页面上他的票数仍然在增加。那不断跳动刷新的数字,见证着几百万同行和患者们对他的肯定和敬爱。

编辑点评:

一袭白衣,两袖清风,沈向东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但是,这位“普通”医生身上,折射出的却是一名医生最伟大的人格魅力,传递出的是浩然的医者仁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始终坚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人生信条,始终在向我们诠释怎样“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人”。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医者的承诺,他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榜样。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