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反腐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伴随着又一批违法乱纪官员落马,众口称赞的舆论场里,却再次传出弦外之音。有人说:当前反腐虽然迎合民意,却造成了干部群体人心不稳,“官心大乱”也是要出岔子的。危言耸听,其实不过是老调重弹。
早在十年前,“当官高风险论”就已经开始流传。当时的背景是中央推行行政问责制,有人就在媒体上刊文称:“做官不比做矿工风险高,但与做矿工风险不相上下”。自此以后,在某些人的话语体系里,当官与高危职业便挂起了钩。一些官员逢人就说自己是弱势群体。总结此类论调背后的潜台词,无非就是:党内监督、法制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让一些人感到吃不消了。不得不承认,有这样一种声音作祟,对干部作风建设起了很糟糕的消极作用。既然是“高风险”,当然要追求高回报,大概也就成了一些贪官共通的潜意识。近年来抓出的大小“老虎”们,不乏持有这种心态者。
当下反腐已经进入“新常态”,反“反腐”的修辞学也在花样翻新。一些贪官痛诉“官场险恶”,或者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似乎贪赃枉法都得怪当初入错行、选错路,腐败的原因在权力本身,而不是自己没有管住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官心大乱”,也不过是当官高危论、官场险恶论的又一变种,甚至可以说是变本加厉,暗藏要挟。一种意思是,人心乱了,这个队伍还怎么带?另一层含义是,反腐反到这个阶段,已经人人自危了,还能反得下去吗?字里话外,连消带打,就是要动摇反腐决心、干扰既有部署。
从政环境是否险恶?当官有没有风险?人心是不是大乱?自有公论。贪官陈超贤在狱中倒是说了句老实话:“以我今天切肤之痛的体会来说,所谓当官高风险,那都是自找的。”对党的干部来说,反腐不是风险,腐败才是风险;制度不是危机,违规才是危机。如果说,反腐真的让一些人“心乱”,那么这些人恐怕多多少少也不是那么干净。杯弓蛇影者,根子还在自己身上。
整顿吏治,犹如一场自我革命,“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围绕着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场人心争夺战还会更加白热化。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一些人的心乱,更要看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定。剔除干部队伍中的一部分害群之马,让人们对深化改革更有信心、更加拥护,只要算清这笔账,就能看明白“官心大乱”是个彻底的伪命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党心民心是方向,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前和将来,各种反“反腐”的论调越是蛊惑人心,越是证明反腐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必要性。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扎紧制度反腐的篱笆,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严惩腐败的尺度不松,再多的诡辩、悖论,终将不攻自破、贻笑世人。
“官心大乱”是个伪命题
- 雍正勤政13年:“嬉笑怒骂”中整顿吏治2018-02-05
- 引领新常态 开拓新境界2015-10-23
- 以依法治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015-05-12
- 体面劳动:从深化收入改革做起2015-04-30
- “离职潮”不必慌,怕的是“逆淘汰”2015-04-17
- 黄冈中学该如何重振2015-04-09
- 自由裁量权不是“任性”的理由2015-03-25
- 上海:“好看”怎样才能不意外2015-02-11
- 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清单”2015-02-04
- 上海:“打虎”,我们不是“列位看官”2015-01-12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 法理为盾,勇气为锋
- 从“变”与“不变”中看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 “千园之城”何以活力满满?
- 韦磊 | 从1921到2025: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轨迹与时代价值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 坚持“五个统一” 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
- 以“两山”理念为首都发展释放绿色潜能
- 用“一条热线”更好倾听“您的声音”
- 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
精选视频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贸易战:没有绝对的赢家与输家
在独立自主中走自己的路: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自力更生中走自己的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开拓创新中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内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