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警察"周博文

摘要:广西梧州警察周博文一直战斗在刑侦工作第一线,面对一起起困难重重的刑事案件,他总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屡屡克敌制胜;正是依靠这股韧劲,参与侦破大小案件3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名,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斗智,博文“博文”,斗勇,博文“搏命”,他让许多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被战友们誉为“周搏命”。2015年1月,周博文荣登“中国好人榜”。

心细如发、勇猛如虎、机智如狐,是许多同事对周博文的印象。从小立志当刑警的周博文在2006年进入梧州市看守所工作,频繁与吸毒、贩毒、偷抢等人员接触。他及时调整心态,利用平时与犯罪人员接触的机会,获取了大量犯罪人员的“花名”,以“花名”(即绰号)为主线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建立信息“花名册”,创建了自己的破案信息库,练成“博文搜索引擎”这一绝招。周博文自信地说:“数百名重点对象的‘花名’刻在我的脑海中,随时都可以调出。”

1.工作4年 数百监控对象“花名” 倒背如流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某个领域的高手,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2006年,周博文考上公务员,圆了自己的警察梦,被分到看守所当了一名监管民警。

周博文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被安排到看守所,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看守所能锻炼人,学好干好了,同样能成为一名好警察。”经过领导的开导,周博文想通了,他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依托看守所平台优势建立起侦查破案线索信息库,为办案单位提供协助。 

在看守所4年期间,周博文运用现代科技,将公安机关重点关注的违法犯罪易发高发群体分门别类,以“花名”(即绰号)为主线,日积月累建立起了数百名人员的“花名册”,打造出自己独有的破案信息库。周博文告诉记者,他在看守所工作期间,利用平时与犯罪人员接触的机会,获取了大量犯罪人员的“花名”,这为他后来的刑警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2013年,梧州太阳广场停车场摩托车接连被盗,警方在侦办过程中获悉一个“花名”叫“大水标”的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没人知道“大水标”的真实姓名。周博文得知这一信息后,凭借记忆,不假思索地得出了“大水标”真名叫黄某标的结论,其后,警方按“名”索骥,一举将黄某标抓获。

据万秀公安分局局长姚瑞新介绍,自2006年从警以来,周博文参与侦破大小案件3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名,荣获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授予“广西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并荣获广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提名奖。

2.为破案博文“搏命”

论破案,周博文成了行业能手,他创出了“博文工作法”;追逃犯,他成了全国标兵,斗智斗勇,冲锋在前,战友们都叫他“周搏命”。  

2011年9月至11月,全国“清网追逃行动”进入百日攻坚阶段,周博文作为分局特派的“清网”追逃组成员参加行动。2011年11月16日,周博文为追捕一起命案的同犯,一连在该同犯的家乡蹲守了10天,终于发现回家吃饭的犯罪嫌疑人谢某。

在抓捕的过程中,谢某拼命逃窜,冲上屋顶,踩着瓦片疯狂逃跑,周博文则一路穷追。连续跃过几间房顶后,周博文终于追上了谢某,与其进行搏斗,由于屋顶地势倾斜,周博文一时没能控制住谢某。谢某突然用尽全力向瓦顶摔去,把准备控制住自己的周博文拖拽着砸破了瓦顶,从四米多高的屋顶摔下地面。两人落地后,谢某迅速爬起,一瘸一拐地继续逃命,周博文也马上爬起来继续追捕。

追捕过程中,周博文感觉到左腿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一块瓦片插进了膝盖,左腿流血不止。为了不影响追捕,周博文忍住剧痛,迅速取出瓦片,没有过多理会自己的伤势,马上去追缉犯罪嫌疑人。最终,谢某被缉拿归案。

事后,追逃组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先休息养伤,可周博文心里却只有破案,一天都没有休息就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并且带伤成功追捕了另外一名潜逃十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

3.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狂”       

在万秀分局,周博文有三个众所周知的纪录:全年加班1800小时,加班时间最长;连续24小时以上工作次数最多;连续在单位工作28天没有回过家。

“刚干这行的时候,我妈天天打电话问我晚上回不回家吃饭。现在她很少打电话给我了,怕打扰我办案。”说到父母,这个铁汉子露出负疚的神情。

“每次我出去,我妈只简单叮嘱一两句:做工要小心!虽然话短,却觉得份量很重。”周博文说。

周博文今年已经35岁了,还是一个“剩男”,谈到感情,他只说太忙。“我们这种职业,常常要与时间赛跑。一有案件发生,就按下了倒计时,越迅速,破案成功率越高。”

周博文说,去年过年期间,下三云发生了一起碎尸案。当时是农历正月十五,接到失踪案的报案后,在家吃完饭的周博文左思右想仍觉事有蹊跷,便回局里办案,经过查看,发现失踪者近期的联络人和通讯工具都出现了异常,他便果断出击,该案在案发后10多个小时便告破。

4.忠孝难两全 父母平日轻易不敢打电话

“我现在的最大愿望,就是儿子健康平安,赶紧给我娶一个媳妇回来。”周博文母亲程女士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对记者脱口说道。由于刑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连续加班、办案信息保密都是工作需要。出差抓捕犯罪嫌疑人是家常便饭,但每次外出,周博文只能打个电话,简略告知父母出差地点,至于要干什么,什么时候回家,都不能透露半句。

对此,程女士表示理解。她知道儿子做的事是正确的,所以,儿子每次出差,她都不问原因,只是叮嘱他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更多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只能默默守候在电话机旁,或不时查看手机,生怕漏掉儿子的一个电话、一条信息。 

“平时只要没啥大事,我跟他父亲都不敢给他打电话,怕影响他的工作。”程女士说。

当有人将母亲的心愿转述给周博文时,这个硬汉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只轻轻说了句“我知道,但自古忠孝难两全呀!”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