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真实”的不同层面克服历史虚无主义(2)

从历史“真实”的不同层面克服历史虚无主义(2)

第二,叙述层面。相当一部分客观历史以文本叙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层面上,历史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可信资料基础上的历史过程的真实再现。由于客观历史的庞杂性、记录的有限性、记述的主观性,历史真实的“再现”不可能“全景再现”,但是所选择的人物、事件、时间等须真实,所选用的史料须可信。语言是特定时代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其本身不是完全客观的,也并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这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现历史“真实”。语言的内容与历史“真实”密切联系在一起,有着不以语言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客观内容。史学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艺术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历史的叙述方面。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与人的心理感受,没有艺术化的叙述不可想象。但这并非杜撰,艺术化的叙述也受历史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制约,并非毫无根据的浮想联翩。

第三,解释层面。在历史解释层面,“真实”要求历史学家所作的解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洗磨,也能经得起新出的更多证据的支持。其一,将所要考察的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脉络之中加以说明和评估,直至追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其二,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意义。这对历史解释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并不是要史学家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而是要将其论点谨慎地限制在证据能够支撑的范围之内。

由上述可知,在历史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真实”既规定了历史记录、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底线,又限定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

总之,从史观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思维的多元性、史料的可靠性、历史的真实性等综合方面,系统、整体推进,或许更能起到对历史虚无主义抵制与克服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