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缘何成为不能承受之重?(2)

殡葬服务缘何成为不能承受之重?(2)

“现有墓穴10年内用完”呼唤生态殡葬

“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消息,让不少网友急切切地发问:“10年后怎么办?”也有网友自我解嘲地说:“给自己先屯一个吧,以备不时之需”。是的,10年后怎么办?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10年后,我们恐会普遍陷入无墓穴可用的危机。 

无墓穴可用,又起因于无墓地可用。仅拿上海来说,据《人民日报》去年4月4日报道,上海可用墓地资源目前剩2000亩,殡葬年用地100—120亩,现在上海每年的死亡人口已达12万,如果每位逝者都选择1平方米左右规格的墓穴安葬,按既有规划,上海现有公墓将无法一直提供足够的土地满足需求,部分公墓陷入无地危机。 

而这,并非上海独自面对的境况。这种境况,将以少占地、不占地、生态环保为前提的新型殡葬方式,前所未有、十分紧迫地摆在公众面前,比如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推行节地殡葬、生态殡葬,自然需要每个老百姓移风易俗,积极配合。但各级政府也要消除老百姓践行节地殡葬、生态殡葬的最大“拦路虎”——殡葬行业的暴利。 

说起殡葬行业暴利,很多人会用“挟尸要价”“火化成生意”“阴间房地产热”等说法直观表述。确实,近年来,逝者一旦被推进太平间或殡仪馆,就如同推上了大赚死人钱的流水线,一系列不该买的殡葬商品就成了“必需品”,一些明码标价的项目收费也高于定价,一个成本仅百元的骨灰盒可能被卖几千上万元,更甭说“天价墓穴”了。 

为规避殡葬行业的暴利,也为逝去的亲人“死得起”,还因为火葬区一些群众无墓穴可用而面临“治丧难”,一些老百姓发生了抵制火化、骨灰装棺再葬等行为,致使火葬区遗体火化率下滑、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活跃。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透露,我国火化率已经由前几年的51%下降到现在的40%多。这恐怕就是明证。 

故各级政府要对殡葬暴利真正动刀,如遏止殡仪馆将火化做成生意,打破殡葬服务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对经营性公墓实行价格干预等等。最关键还在于,政府应将殡葬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资,给群众提供负担得起的服务,而不是将之一味交给市场。老百姓的“身后事”也是大事。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