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塔赫特苏莱曼(2)

世界文化遗产——塔赫特苏莱曼(2)

塔赫特苏莱曼在公元前624年被罗马人征服的时候就被破坏殆尽。从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時代,每位国王登基时都需要到这里进行祭祀,公元651年以后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化期间,当地人称其为所罗门王的宝座,因此躲过了历次战乱,该要塞使用的年代超过了1300年之久。

塔赫特苏莱曼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桑王朝时期的建筑

塔赫特苏莱曼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桑王朝时期的建筑

有重要象征性意义的遗址

1959年塔赫特苏莱曼遗址开始的考古挖掘,发现了阿契美尼德时期的居住地、萨桑王朝时期的堡垒和拜火坛。这些建筑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0至12世纪。一些在哈里发阿巴斯年代的陶器则证明该处不断有人居住过。8世纪下半叶,随着萨桑王朝的灭亡,拜火坛迅速失去意义

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它是萨桑王朝富丽堂皇的建筑特点的完美统一,堪称萨桑王朝建筑的原型。该遗址有着许多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是远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经原型和神话传说的见证。

整个遗址是索罗亚斯德教的教徒避难所的典型代表,同时对伊斯兰教地区的宗教建筑的发展和其他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塔赫特苏莱曼是杰出的皇家建筑群,同时又和谐地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公元前三世纪,萨桑尼迪亚王在凯特斯芬(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进行加冕仪式的时候,萨桑尼迪亚王徒步来到他教徒们永恒的避难所,来接受这神圣的授权仪式,虽然今天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但是那圣火之光却延续至今。

作为索罗亚斯德教教徒的主要避难所,塔赫特苏莱曼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论的宗教地区。这个地方有着许多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是远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经原型和神话传说的见证,它的存在远远早于索罗亚斯德教的诞生。

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

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

知识链接: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琐罗亚斯德教的出现,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奥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萨桑王朝期间(约226~851),被立为波斯国教。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今天的伊朗境内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在伊朗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史学家因其在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责任编辑:白舸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