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治霾初显成效 仍面临三大难题(3)

摘要:当前京津冀协同环保、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已步入关键期,亟需破解联防联控有效机制尚未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空缺、环保执法力量普遍薄弱等核心难题。

宜针对性破解协作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和环保专家建议,一要切实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监察执法机制,实现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情况通报、经验交流和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区域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E6`270Q~S08D(${D]SVQS2S

(图片说明:车辆在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市区行驶)

二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发展生态补偿制度。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海波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生态补偿制度。

“北京治污走在京津冀前列,其资金和技术若是向河北转移,会对京津冀区域的治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研究设立京津冀‘环境保护基金’,重点治理河北的大气污染,立足实际加快区域抗霾进度。”冯海波说。

三要进一步提升基层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吕纹建议,加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及工业集聚区设立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人员,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执法工作机制。

B1R1S9]UX[96PMBWW6ZFS86

(图片说明:北京蓝天)

有效调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积极性,也是弥补环境执法力量薄弱的重要举措。记者调研了解到,今年初天津市正式实施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公众可通过信访、电话、网络、微博公众平台等向环保部门举报市域内发生的冒黑烟、排黑水、造成扬尘污染等10类环境违法行为,经环境保护部门调查情况属实的,视情节分别给予2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天津市环保局近日已发出首笔奖金,奖励举报人提供了静海县大邱庄镇官坑村两家公司违法排污的线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