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戴安澜“绝笔”: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重读抗战家书】戴安澜“绝笔”: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摘要:没有国,哪有家,这是华侨机工的心声,也是抗日将士的铁血誓言。1941年年底,在华侨机工们舍命奔走在滇缅公路时,中国远征军正在这条路的尽头浴血奋战。两次出国作战,40万远征军,近一半壮烈牺牲,换来反法西斯战争滇缅战场的全胜。戴安澜是远征军殉国的最高将领,也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烈士证的民族英雄,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奏响英雄凯歌的抗日将领,他在牺牲前留下了的“绝笔家书”,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

没有国,哪有家,这是华侨机工的心声,也是抗日将士的铁血誓言。1941年年底,在华侨机工们舍命奔走在滇缅公路时,中国远征军正在这条路的尽头浴血奋战。两次出国作战,40万远征军,近一半壮烈牺牲,换来反法西斯战争滇缅战场的全胜。戴安澜是远征军殉国的最高将领,也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烈士证的民族英雄,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奏响英雄凯歌的抗日将领,他在牺牲前留下了的“绝笔家书”,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

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1942年,戴安澜率领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立下赫赫战功。写下这封家书时,他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在危急关头,他对全体将士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在祖国危难之时,为表达挽巨澜于即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壮志,他自行改名叫戴安澜。戴安澜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0师,是中国军队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师。在入缅首场战役“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率部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以寡敌众,歼敌5000人。但在其后的战斗中,由于孤军作战,后援困难,最终壮烈殉国。

牺牲的时候,戴安澜将军年仅38岁。从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后人能读到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决绝。

望勿以我为念!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在给家人写了寥寥数语的绝笔信之后,戴安澜又悄悄地给三位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中流露的,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家人的眷恋不舍。

东、靖、篱、澄,是戴安澜将军的四个孩子。小儿子戴澄东告诉我们,他们的名字,也都和抗日有关。

这张照片戴澄东一直珍藏着,那是在父亲牺牲的第二年,尽管家里的生活很困难,母亲王荷馨还是捐出全部的抚恤金,在广西全州开办了一所以戴安澜名字命名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历经战火,几度迁移,成为今天安徽芜湖安澜中学的前身。

如今,戴安澜将军的墓碑安放在老家安徽的芜湖的一个公园里,每年清明来扫墓,成了戴澄东一家人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安排。父亲牺牲的时候,戴澄东刚满周岁,对父亲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亲人的描述,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2011年,退休后的戴澄东曾远赴缅甸,多方寻访,在缅北的热带雨林中,找到了父亲战斗、牺牲的地方。1942年5月26日下午5时,戴安澜将军在这里壮烈殉国,牺牲时距离祖国边境,只剩下大约三四十里距离。山高林密,没有棺木,士兵们就把军装脱下来,裹在将军的遗体上,抬也要抬回祖国。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