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详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奇妙人生(2)

摘要:追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可以说是孔子,他开创了私人教学的先河。在孔子之后,出现了荀子、墨子等思想家、教育家。在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位在教育方面有独特见解,并对儒学思想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教育家,他就是董仲舒。此文为广大网友详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政治理论及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这些对汉武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建议说: “作为一国之君,先正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再来纠正朝廷诸官的行为,做到上行下效……” 只有这样,才不会有邪气和奸佞,才能风调雨顺,万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天地丰润,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来称臣。他还建议汉武帝广设学堂,用儒家思想来教化万民,使人民知道礼节行止,这样就不会犯上作乱。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眼光回顾了汉朝以前的历史,说明周代兴盛是因为教化,秦朝败亡是因为暴政。而汉王朝继秦朝的天下,就如同得到朽木粪墙一样,虽然想要好好治理。于是,他又一次向汉武帝表明,要想大治天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改变,使全国上下在思想上达到统一,这才有大一统的希望。

汉武帝看到董仲舒的对策,感到十分惊奇,他异常高兴,他终于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思想基础。他对董仲舒十分满意,十分欣赏他的才干。

然而,由于汉初以来推崇黄老学说,推行 “无为” 的政策。而且当时,太皇太后— — 汉文帝的皇后窦氏还没有去世,她十分喜欢黄老学说,而且坚持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了逾越这一障碍,于是就这个问题第二次册问,要贤良们再对策。在这次册问中,他提出了古代帝王的 “劳” 与 “逸” 的问题, “奢” 与 “俭” 的问题,还有 “质朴” 和 “雕凿” 的问题。他说: “有人说美玉不用雕凿,又有人说仁德要用文来修饰才完美,两者岂不相矛盾吗?” 他要臣下回答为什么这两种说法相异,实质上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为而治”和 “无为而治” 到底哪一个更正确。

董仲舒又写了一篇近两千字的对策,在册对中,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然而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溢着孔孟的儒家思想。这一篇文章更详细、更系统地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理天下的方法,对汉武帝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文章中,董仲舒叙述了自尧以来,一直到周文王的几位君王的所作所为,得出结论说: “由此看来,帝王治国的道理是一致的,然而之所以有 ‘劳’ 和 ‘逸’ 之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的缘故。 ” 这实际上是回答了汉武帝有关 “劳” 和 “逸” 的问题。君王的 “劳” 和 “逸” 是因为时境的变化。对于 “奢” 和 “俭” 的问题,他引用孔子的话回答说: “所以孔子说: ‘奢则不逊,俭则固。 ’ ” 用以说明 “俭” 是自古治国的一项重要原则,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后,董仲舒又用大量篇幅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有为的政策。他认为历史上“有为”的帝王能做到 “有为而治” 的话,便天下升平;相反,如果做不到的话,便会天下大乱。而能做到“有为”的帝王,正是与儒家的主张相符合的;不能做到的帝王,如秦朝 “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食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权训于下也。 ” 所以才 “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 ” 由此,他建议汉武帝 “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 他还引用曾子的话说,希望汉武帝尊崇适合于他自己的思想,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自然可以成为与前代贤明圣主相并肩了。

接着,董仲舒顺承他在头一次奏章中的提议,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选派明师,宣传和发扬儒家的思想学说。而且还建议汉武帝改革吏制,让诸侯、郡守和其他高级官员每年选两人推荐给皇帝,选得好的官员有赏,惩罚选择了坏人的官员。这样,天下的贤士都可以被发现,授之以官而用其才。做到量体裁衣,用人唯贤。

董仲舒的两次 “对策” 逐渐深入而明确地提出了尊儒兴教,德刑并施的主张,赢得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不久以后,汉武帝又进行了第三次册问,这次册问主要是关于天人感应的问题。

这一次,他又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不但宣扬了天人感应,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尤其突出的是,他在奏章中明确地摆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观点: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明,民知所从矣”,这篇文章还说道:“善言天意,必有征古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他认为,天是万物的祖先,所以包涵了一切而没有看到丝毫遗漏。天为了调和万物才创造了日月风雨,同时又通过阴阳寒暑形成万事万物的发展。然后他又引经据典地说:“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义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在这里,他从天道引发人事,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圣人的看法,他认为圣人是无私的、仁义的和讲究礼仪道德的。

接着,他又建议汉武帝把 “为君之道” 和“天”联系起来,并明明白白地说出 “天人之论”的话来,他进而论述把天之春与君之仁,天之夏与君之德,天之霸与君之刑并列起来,作为天人一致的象征,同时又向汉武帝提出了威恩并施的建议。

在三次对策中,董仲舒既回答了皇帝的提问,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他并未就此搁笔,紧接着他又写了一些文章,极力赞美儒家思想。他把《春秋》作为儒术的象征提了出来,而且还把它提高到上察天道,下察人事的神圣地位。然后,他又表达了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凡是《春秋》反对的和厌恶的东西,就是灾害和怪异的根源,都是圣人应该反对的。文章的另一部分,大都是强调他自己的观点和论史察今。然而他在其中所总结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同,汉武帝由此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坎坷的仕途

董仲舒与汉武帝之间的一问一答,十分投机,通过 “天人三策” ,董仲舒促成汉武帝进行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改革,而他自己则被汉武帝封为 “江都相”。

四十多岁的董仲舒离开了当了几年的 “博士”之位,前去江都做江都王刘易的国相。此后的十年,董仲舒的主要经历是为官治国,但并未提出多少新的思想和学说。

江都王刘易是汉武帝的兄长,他一贯骄横,争勇好胜,而且他还有很大的野心。他称赞董仲舒像春秋时的管仲一样,有辅佐王霸之材。也就是说,他希望董仲舒像管仲辅佐齐桓公那样,帮助自己成就王霸之业。然而董仲舒只是个鸿儒,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野心。他一直循规蹈矩,用仁义礼乐的一套东西来扶持符合正道的东西。刘易也就很少提起这件事,而是对董仲舒敬重有加。董仲舒在相任上很有成绩,对刘易也能进谏不诲。

尽管董仲舒在大事上很有思想,但他并不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当了九年江都相,出色的措施不多。相反,他还以《春秋》为依据,经常推演阴阳的运行,搞一些祈雨求神之类的事,然而没有什么成效。可是,董仲舒仍然热衷于他那一套神学,不久,他为此而招来了杀身大祸,吃了大苦头。最后虽没有被杀,却被贬为中大夫,失去了江都相的职位。

公元前 135 年,辽东郡的祭祀汉高祖的高庙和长陵县的汉高祖陵园— — 高园先后发生了大火灾。董仲舒因此在家中起草了一道奏章,说这次灾变是因为上天发怒,遣告人间的 “杀骨肉大臣” 。还没来得及奏上,中大夫主父偃去拜见董仲舒,看到了这篇文章。主父偃一向妒忌董仲舒的才干,于是把奏章偷走,并呈献给汉武帝。汉武帝看了非常生气,他立即召集群儒,把文章给他们看。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是自己的老师所作,而大加贬斥,认为不过是一派胡言。汉武帝大为恼火,把董仲舒交官问罪,甚至要将他处死。

幸亏他从青年时代就有美誉,名声很大,再加上吕步舒等人为他极力求情。汉武帝怒气平息之后,也觉得杀掉这个 “群儒之首” 有点可惜,于是下诏赦免了他的过错。董仲舒经过这次教训,再也不敢谈论灾异之类的事了。

这次事件之后,董仲舒又教了十年的《春秋公羊》。十年后,丞相公孙弘推荐他担任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实际上,公孙弘和董仲舒一样研究《春秋》,但他始终比不上董仲舒,而且公孙弘迎合世俗,奉承当权者,董仲舒认为他好阿谀奉承,有点看不起他,为此,公孙弘对董仲舒忌恨在心。他为了剪除自己的对手,于是推荐董仲舒为胶西相,想借胶西王之手杀掉董仲舒。

胶西王刘瑞也是刘彻的兄长,他比江都王刘易更加骄狂,曾经杀害过不少臣子。董仲舒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去上任,这时董仲舒已有五十岁。当胶西王听说他是当代大儒,对他还比较客气。自公元前125 年上任那天起,他在前次教训和自己年老的情况下,成天唯唯诺诺,只求尽职尽责,但求无过。

在胶西的几年里,他还是颇有政绩的。他以身作则,廉洁下属,推行教令,人民都安居乐业。尽管刘瑞十分骄横,他有时也能上疏谏争。不过他始终担心自己待久了会对自己不利,公元前 121 年,五十八岁的他便称病辞去了胶西相的职务,从此结束了他的坎坷仕途生涯。

归家著书

董仲舒辞去胶西相位之后,便回到家里埋头著书立说,从不问家居杂事,也不置产业。这时他已六十余岁了,可他竟然还和少年时代一样,从来不去园子中看一看。

尽管董仲舒离开了朝廷,但汉武帝并没有忘记他。每次朝廷讨论重大问题,朝廷仍派遣廷尉张汤和其他使者到董仲舒家里征询他的意见。董仲舒总是详细解答,而且回答得有根有据,头头是道。

在家里,他总结了自己五十余年治学的心得体会,加上对《春秋公羊》等的研究,写成了十七卷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他仍继续从事对《春秋》微言大义的研究,从《春秋》的某些语言作出很神秘而又实有所指的注解。这就是汉代兴盛的 “今文经学” 的初期,他写了许多有关 “今文经学” 的文章。所谓今文经学是指用秦汉以来流行的隶书写的解释《春秋》的文章,首先作这种文章的就是董仲舒。

除了研究这类经学的文章以外,他还整理了各次上疏的文章和其它一些议论性的文字,据史书记载,他一共写了 123 篇这类文章,然而到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流传下来的只有十多万字。

公元前 121年,他已归家十几年,这期间汉朝达到鼎盛。他尽管在家中著书立说,养病在家,但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他 75 岁时,还积极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和铁官营的政策,认为这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公元前 104年,在他写完最后一篇奏章后不久,便因病去世,被葬于西汉京师长安的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那儿,为了表彰董仲舒为汉王朝的效劳尽忠,表达自己的哀思,特地下马致意。因此,董仲舒的墓地,又被称为 “下马陵” 。

董仲舒的影响

董仲舒的一生,走过了 75 个春秋。从一位杰出的学者到皇帝的智囊,从当相治国到归家著书立说,他主要是作为一名思想家度过其一生的。

他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首倡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对后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的哲学思想,有一些可取之处,在当时也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他的神学是统一于他的哲学之中的。但他以神学为目的,甚至搞一些装神弄鬼之事,实不足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他在公元前 140年提出的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与统治阶级结合而成为中国几千年的正统思想。

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对当时上升阶段的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巩固,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他那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是有很大的欺骗性的。此后风靡于西汉的 “谶讳之学” ,把儒学推到极端荒谬的地步,追根溯源,就在董仲舒身上。

董仲舒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人套上了一具精神枷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