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详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奇妙人生(4)

摘要:追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可以说是孔子,他开创了私人教学的先河。在孔子之后,出现了荀子、墨子等思想家、教育家。在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位在教育方面有独特见解,并对儒学思想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教育家,他就是董仲舒。此文为广大网友详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政治理论及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的方法,董仲舒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1)强勉学问  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他说:“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盖明”。不论是治学还是修德,都需要发挥“强勉”精神,才能成功。

(2)节博合宜  董仲舒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学习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则知暗,太博则业厌”。太节会使知识暗昧,太博又会使人厌倦,应该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3)专一虚静  他认为学习必须专一,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他说:“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是以立身。”只有心志专一,才能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他又说:“形静而志虚者,精气之所趋也。”学习时要头脑冷静,排除杂念,虚心以求。

教学的作用

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

对教师的要求

董仲舒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要掌握时机及时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分量和进度,即要做到“齐(剂)(调和、调节)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要循序渐进(“造而勿趋”)。要勤于考核、督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苦不堪言,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稽而勿苦”)。要观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董仲舒将这样的教育称为“圣化”。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教学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遵循教育规律,使教学出神入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尽管已经过去了千年,而且他的思想,比如“三纲五常”之类的观点,已经跟现代平等、个性、自由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董仲舒绝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时代也曾因他而掀起了儒学的高潮,尽管仕途上并不是很得意,但是他却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特别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依据。这些都有助于当时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但是,成功也并不就等于合理,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独尊的地位,无疑对各种非儒学的学术思想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阻碍了文化的整体发展。不过仅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来看,董仲舒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出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还有一个政策就是重选举,以选举贤才。董仲舒认为任官之法十分重要,如何选拔官员的办法十分重要,吏治败坏是同“任子”制、“纳资”捐官和累日取贵、积久致官的做法分不开的。以前做官是什么样的呢?是任子制,就是有继承制,还有别人花钱能够买官,还有贵族的子弟常常能当官,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就有自己的建议,他就认为选举贤良,良材而受官,有什么样的才能做什么样的官。董仲舒的建议就直接推动了汉代的察举制的这种建立。从教育角度来探讨董仲舒的文教的政策,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这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以及对老师的要求上,都是有明确的观点的。他就提出了一整套教育的理论,我们来看教育目的。

其实,董仲舒认为,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之所以要兴办教育是把教育当成一种政治的工具,你得为政治服务啊,无论提出什么政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所以说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他在西汉教育家当中,应该说是他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董仲舒就总结了,先秦孟荀,就是孟子和荀子这两个人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认为人性是天创造的,赋予人类的一种鲜艳的素质,还是提倡唯心主义的学说。所以,我们说在某种意义上,董仲舒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维护统治阶级的这种统治,所以他这个目的非常的明确,也非常的单一。

那我们再看教学内容来说,我们为什么说董仲舒是一代儒学的教育家,因为他重视教学,他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什么?培养德性、品德。从独尊儒术的思想上来看,董仲舒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是儒学化的,在教学内容上主张要教六义,诗书礼乐利春秋,诗书礼记乐义春秋,这个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六义是培养人才主要的教学内容,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教材似的,教学的科目,就这几个。他认为,各经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同,说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於质,《礼》制节,故长於文,就是这个礼记,对于礼节生活规范有关系的;《乐》咏德,故长於风;《书》著功,故长於事;《易》本天地,故长於数;《春秋》正是非,故长於治。六部教材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所以教学内容还要以这六部教育教材为主,而具体到教学内容,董仲舒他认为教学的主体就是道德教育,这也符合他提出的教育目的,为什么道德啊?就是教化老百姓维护统治,所以他说德教是立政之本,这个是教育的目的。

还有三纲五常,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教化就是要什么呢?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的一个体系的核心,也是董仲舒道德中心的内容,所谓三纲五常是什么呢?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个董仲舒认为王道三纲可求于天地,用他这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来解答。但是这样的一个三纲,其实是影响了中国很多年,特别是古代社会,对于古代思想的一些形成,但是呢,在后来的这个三纲五常,也成为了束缚中国人思想的一个枷锁。于三纲相配的是五常,五常是什么?就是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人们遵守的,其实对人施行教化一个工具。在教学方法上,董仲舒也有一套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有自己一套整的理论体系,强勉学问。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和明的境地,所以他本人就是一个这样刻苦求学的事例。

他自己达到了,所以他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诉他所教的学生,就说什么呢?你要学,不是天才,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用的,就是努力,你要学,学了之后,自然就知道了,并不是你是天才你不学就是可以的,所以,这个是要发挥一个主观的能动性,这样才能够成功,还有就是结博合一,这董仲舒认为,教学呢要处理好节和博的关系,你学习啊,不能在博,不能太广,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学,但是也不能在节,就是很单一的去学某一个专业,这个要注意一个度。太节呢则暗,太博呢则页岩,这个你说只知道一个专业的话,可能你的思路打不开,太博的话,哪个都不喜欢,没有很深入的这种研究,太节会使知识暗昧,太博呢会使人厌倦,应该节博合一。你要术业有专攻,但是也要知道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到达到一定的度,还有就是专一需进。

董仲舒认为,学习一定要专一,要始终带着兴趣去学习,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是以立身。说什么呢?只有专一,只有心志专业才能够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益,你不能一心二用,这也是对我们来说,学习也是这样的,你不能一心二用,一心二用你也做不好,还有说什么?形静而志虚者,精气之所趋也。学习的时候要头脑冷静,排除杂念,这样学习效率高,才能达到这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方法上,董仲舒的很多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还有就是教学的作用,教学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其实是相关的,某种意义上是迎合了统治者的要求的。所以,我们说目的和作用是相互的。但是他对老师是有要求的,董仲舒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你在教学当中要做到什么?要做到言传身教。

就是他说的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要掌握及时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的份量和进度,这个跟孔子所提出来的一些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因材施教,学习的态度、方法等等,这样就能轻松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而董仲舒就把这个教育称为“圣化”。董仲舒的一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在也是有影响的,最大的影响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教学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要遵循道德规划,使教学能够出神入化。这就是董仲舒,西汉的教育家。

我们说,尽管已经过去了千年,但是他的思想,比如“三纲五常”的观点与现代平等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已经格格不入了,但是不可否认,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董仲舒绝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个时代也曾经迎他而掀起了儒学的高潮,尽管仕途上董仲舒并不是很得意,但是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提出,特别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的这种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经典也成为了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道德观也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依据,这些都是有助于当时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但是,我们说,成功不等于合理,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独尊的地位,对各种非儒学学术起到了抑制的作用,从而阻碍了文化的整体的发展。不过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董仲舒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出色教育家当中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