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麦罗埃岛考古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麦罗埃岛考古遗址(2)

遗址遗迹深受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遗址自1909年起开始考古发掘,1909-1914年英国考古学家J.加斯坦进行了部分发掘、1961-1971年P.L.欣尼克等又进一步对该遗产进行了发掘。

狮子庙

狮子庙

该遗址分两大部分:紧临河岸的西部为居住地;东部为墓地。城西端最显著的遗迹是有石头围墙的不规整长方形的王家圈地,又名“王城”,东西180米、南北370米(西墙)和 300米(东墙)。其内分布有宫殿、寺庙和一般住宅。还有一座配有精心设计的水道系统的大贮水池,可能是游泳池。王家圈地东侧的太阳神阿蒙神庙,城北的送葬女神伊西丝神庙及城东的太阳神庙等砖石建筑,名称、结构及圆柱、塔门等细部均仿照埃及建筑,但使用小块石料砌筑的方法则为本地传统。王家圈地东侧为居住区,分布着6处大铁渣堆,表明炼铁业已很繁荣,并提供了麦罗埃使用当地铁沙石冶铁的证据。但麦罗埃是否确为西非、南撒哈拉铁器的发源地,现在仍有争论。    

遗址东部的沙漠地带,分布着北、中央、南3处平民墓地,在远离市区的3个土丘上则有宫廷墓地,建造有麦罗埃王国后期国王的金字塔和马斯塔巴墓。从这些遗迹身上不难看出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阿蒙神庙的正门

阿蒙神庙的正门

“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除了城东6 处大铁渣堆表明麦罗埃有发达的冶铁业外,采金业也是库施人的传统产业。麦罗埃时期,库施的黄金开采量激增,成为古代世界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在麦罗埃的物产中,陶器是最为著名的一种。它的制作质量好,形状多样,体现出非洲的传统风格。库施农业已进入人工灌溉阶段,除传统的农作物外,库施人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起开始种植棉花,使麦罗埃成为尼罗河流域棉花培植的发源地。冶铁业、采金业的发展,使麦罗埃获得了“古代非洲的伯明翰”的美誉。

责任编辑:宋丽芳,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