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和与兄弟县(市)的学习交流,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之一,是领导干部的从政准则和成事之道,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作为县(市)委书记,唯有敢于担当,才能敢涉改革险滩;唯有敢于担当,才能敢创发展大业;唯有敢于担当,才能敢负为党为民职责。
对岗位分工尽职尽责
无论是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要按照组织分工履职尽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县委书记,要对本地改革发展稳定负总责,硬骨头先啃,遇难关先闯,有责任先扛,以上率下;分管领导也要按照“一岗多责”的要求,既要承担起分管领域加快发展的责任,也要承担起改革发展稳定、端正党风政风的责任,不能有主业、副业之分,遇难题不能见硬就回,遇矛盾不能躲躲闪闪,遇风险不能上推下卸,否则就会把小事拖大,把矛盾拖炸,把难题拖成“老大难”,提高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成本,给事业和群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分管领导必须为事业把好第一道关口,担负起第一位的责任。只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将责任永驻于心,担当永践于行,一个地方或单位的领导集体就会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及时化解媒体质疑
要敢于面对媒体质疑。媒体对某项工作提出了质疑,不要躲闪,不要推卸,敢于“亮家丑”,敢于承认工作中的问题。主要领导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及时向媒体公布真实情况和处置结果,让公众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态度,给社会和群众一个交代。
对媒体的质疑要以诚相待,虚心地接受媒体监督,坦诚地通过媒体报道事实真相,并及时拿出破解办法,防止恶意炒作、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要发挥好媒体的作用。越是危急关头,越需要正面的报道宣传。要通过媒体及时向公众宣传自己所做的工作,包括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正面引导舆论导向,以此来消除公众的质疑。
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
作为县委书记,对本地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敢抓敢管,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