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秩序的运行逻辑与变革轨迹(4)

官场秩序的运行逻辑与变革轨迹(4)

构建官场新秩序,需重建以民为本、施政为民的根本利益标准

在当代中国,构建官场新秩序既是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改革的必然结果。从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世情和国情及其所处的社情、党情和民情出发,构建现代官场新秩序亟待扭转官员的思想认识、整肃官场不良习气,重建以民为本、施政为民的根本利益标准,秉持群而不党、廉政高效的政治行为原则,坚守有为无私、行而不殆的实践道德操守。

首先,以民为本、施政为民的价值标准是构建官场新秩序中具有贯通性的逻辑主线。毋庸讳言,利益是古往今来所有的政治活动和行政作为永远难以剥离且永久捍卫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人的利益而奋斗、服务什么人的根本利益却是揭示政治活动和政党本质的关键,也是区分不同政党和官场性质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结构和文官体制的根本价值追求就在于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当作官场作为的重要奋斗目标。照此来看,要构建现代性的官场新秩序,毫无疑问应该摒弃在陈旧官场文化和腐朽官场习气的前提下进一步夯实并始终坚守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

其次,群而不党、清正廉洁的政治行为原则是构建官场新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逻辑起点。纵观中国政治政党与社会发展史可见,在封建官场文化的熏染下,不少朝代在建政之初所营建的清明官场最终都陷入了腐朽落败的泥淖之中。旧时官场秩序的紊乱固然与腐朽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制有关,但也与官员们的不端政治行为和行政伦理有密切关系。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管理者,官员和公职公务人员理应牢记并笃行“为政以德”的良训,一方面秉持“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政治纪律,不搞小圈子,不造小地盘,戒除山头主义和帮派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行为原则,“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当官”。唯如此,才有可能建立起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秩序。

最后,夙夜在公、勤而不殆的实践道德操守是构建官场新秩序中发挥支撑作用的逻辑支点。官场秩序靠官员的道德操守和实践伦理支撑。中国古训说:“在其位,谋其政。”身在官场,就应该明白为官做事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官只是获得了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替人民群众行使权力的条件,而并非获得了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权,更不可依权弄势欺压百姓。在官场伦理所要求的廉政之外,官员和公职公务人员还必须有勤政之德,有夙夜在公、勤而不殆的道德操守,有恪尽职守、劳而不辍的实践意志,切实戒除慵懒怠惰,摒弃滞政殆政之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达尔:《权力》,《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英文版,1976年。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