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九场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作题为《茫茫天宇写忠诚——在载人航天伟大实践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了互动。
景海鹏从“忠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以及载人航天的伟大实践讲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他说,“茫茫天宇写忠诚,其核心就是‘忠诚’二字。我和我的战友在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中越飞越高,在茫茫天宇报效祖国,实现了发愤图强的信仰和梦想。”
飞行员招考合格、游泳课考试受到嘉奖、10年的飞行磨练……景海鹏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自己在航天道路上的坚守。每一次的磨砺与攀登都会促使他不断地总结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更加认真刻苦训练。“航天员是我的职业与事业,我会为此奋斗一生。”
首次的飞天经历让景海鹏认识到,“虽然在太空身体会失重,但在宇宙浩渺和深邃的宁静中,人是轻盈的,人的心灵不会失重,价值观会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庄严。”他指出,“面对宇宙的庄重,你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真实、珍贵。”
景海鹏谈到,在太空中,他们不仅会受到失重带来的种种不适,还会遇到一些小小的“事故”,但在战友们的互相鼓励下,他们沉着冷静地面对各种不适,及时排除故障。“无论如何,决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景海鹏认为,价值从来都是离不开感情的,离不开亲人、战友的支持与鼓励。“我对战友有着特殊的理解,战友就是战时生死与共,平时亲密无间,246圈的飞行中,我无时不刻不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十年实现飞天梦,景海鹏没能陪父母过一个春节。他说,“当兵几十年,没有对父母尽到孝心,但我完成了国家交给的重要任务,这是对父母的最大孝心。在我们心灵深处,永远都不要忘记父母的含辛茹苦。”
景海鹏在演讲中指出,“我从农家子弟到今天,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人在知足以后应该懂得感恩。十年的磨砺,三次出征,两次考验。不管我飞得再高再远,永远不会忘记国家、部队的培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航天员的托举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讲座最后,景海鹏总结道,我们都肩负着报效国家,创新发展的使命。“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希望每一个人始终保持追梦的勇气与圆梦的执著和勤奋,把握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去成就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放飞梦想创造未来。”
本次活动由光明网和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承办,是百场讲坛首次走进清华大学。光明网对本次讲座进行现场视频直播,来自清华大学的300多位师生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42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31.4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