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有待解决标准问题(3)

摘要: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在日前的“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上指出,未来可穿戴技术的核心功能将是促进医学模式变革,而解决目前可穿戴设备尚缺乏行业和产品标准的问题是释放这一蓝海市场的关键点。

8

(图片:第十六届深圳高交会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展台)

打造行业标准化促进健康发展

标准可以为可穿戴行业立基准线,规范行业形成健康发展,以防良莠不齐,同时可促进实现互联互通,有助产品发展。对于用户来说,产品的技术指标、安全指标等则是一个指导性的“指南”。此外,行业监督也需要一个基准。杨春晖指出,标准一旦形成,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可以向标准“看齐”,同时有利于区别产品质量。“既要保证有个基准,也要把产品的优劣分出来。”

为促进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达到安全、健康、有效,杨佳劼提出,可穿戴认证标准需涉及化学检测、电池寿命、电池与整机的安全、适用性、软件与信息安全评估、感应器精准度评估和无线技术认证检测评估等七大评估方向。

9

(图片:东京可穿戴设备技术博览会上,一名年轻女子体验运动智能眼镜)

首先,形成产业联盟、产学研合作是制定有效标准的实现路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制定一些标准,包括产品精准度方面的评估需要多少个模型,多少人参与等。”杨佳劼表示。

其次,关注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后的传输过程需要无线技术,而无线传输需要遵从相关规定,如功率不可过大。不管从医疗角度还是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在将来都有紧密的合作。

第三,“以人为本”制定标准,保持痛点思维。第三方认证机构可通过用户的产品试用做痛点分析,关注电商网站上电子消费市场的星级评定就是方法之一。“例如很多人在亚马逊网站上评价一款可穿戴产品,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经常死机’‘互联不畅’‘表带容易断裂’‘不容易穿戴’等产品问题。”杨佳劼指出,制定标准需要针对的四大痛点有软件检测、电池检测、适用性检测和用户使用的痛点调查。(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