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依法治国看改革方式的重大转变(2)

由依法治国看改革方式的重大转变(2)

三、改革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启示

1.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法律上讲,《宪法》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凡是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改革只有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才能使改革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充分反映广大人民意愿,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解决党内法规和文件与社会和改革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解决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的问题,解决相关规定交叉重复、冲突打架的问题。党内法规与相关文件要遵循法治精神,依规治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内良序的政治生活。

2.改革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在改革中要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在《宪法》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改革,不能随意突破法律红线和底线,在法治轨道之外搞所谓的试点。处理好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的关系,注重立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从法律制度上引领、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当改革遇到阻力障碍时,应努力在法律体系内通过法律解释、法律授权等方式寻求解决之道。必要时再通过修法为改革铺平道路,促进法治不断完善和改革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依法办事、遵守法定程序、维护正当权益,把法治方式作为推进改革的行为准则。要自觉践行法治原则,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不让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利益集团或个人意志干扰影响改革方向和举措的落实。

3.改革中,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决策、依法办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增强其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领导人要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存敬畏法律之心。领导干部在处理改革问题时,要依法进行,决策和行动必须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必须讲究正当程序,决不可违背法治精神、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必须按法律规制办事,将法律作为决策和执行的逻辑起点。

4.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全民改革共识和法治观念

依法推进深化改革,需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社会组织和个人自觉维护、捍卫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及时做好依法改革的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全国人民继续改革的共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丽,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基础,形成全社会自觉投身改革,正确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氛围。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共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形成公民权利义务对等的法治理念。使每个公民自觉地把法律作为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用法律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改革顺利推进的做好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