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者说〕
陈靖殊:
继承父亲遗志
办学15载
我父亲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上学。
当时本地“作新小学”的校长看父亲聪明,准他免费上学。
这段经历让父亲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国家富强,不受外敌欺辱,必须要先启发民智,所以父亲一直非常重视教育。
抗战时期,父亲得知“作新小学”因房屋破损陈旧无钱修理,面临停学,他立刻寄钱到家乡,叫校长重新选址,建造新的“作新小学”。
新校舍建洋屿街边,崭新的小洋房式,是当时当地最好的建筑,周边的群众为之骄傲。家乡的民众十分感谢父亲的义举,就把作新小学命名为“安宝小学”。
在重新翻修了父亲的故居后,我在这里开办了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整整15年了,我想这也是继承父亲的遗志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