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松林:“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10)

三、“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中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要的科学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十六大讲了五个方面,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也是五个方面: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根据十八大报告做了一个调整,概括为这么九个方面。第一,建设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第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盈、利益多元、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我们现在不再过分强调出口多少,而是在强调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既有出,也有进(引进来);第三,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胡锦涛同志就提出来了,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特别强调了,还有六年我们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第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五,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第六,工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第八,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九,民生中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有学者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四个体现”,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第一要务;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质量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国富民强。

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第一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六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第二条,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讲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现在叫5+1+1,就是刚才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还有党的建设,在一个改革决定中覆盖了如此广泛的领域是第一次。第三条,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啃硬骨头。改革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就是骨头了,这个骨头能不能啃下来,这是关键,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这些难题。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什么?第一,公务员工资涨不涨?涨了,涨的幅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大的。第二,咱们在座的退休的问题。退休后拿的钱,现在基本上一体化了,正在逐渐把退休金的双轨制并为单轨制。第四,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冲破这个藩篱,得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这里我要说的几个问题。第一,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第二,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绝不能因为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忽略了政府的作用。习近平同志讲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说了一句话,问题的核心就是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政府这块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要简政放权。第三,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问题。因为过去体系不透明、不规范,没有约束。第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真正破解二元制的问题。第五,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三者统一起来。第六,把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纳入到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中去考量。第七,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第八,生态文明问题。第九,党的建设科学化。第十,军队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我们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提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做?习近平说,一是向国内外鲜明宣誓我们将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抓什么?就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什么?五大体系。法律规范体系、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好这五大法治体系,就建设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那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兴旺发达,才能够使老百姓有所依靠。第二,规划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这个工作布局是什么?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执政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第三,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关于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讲要解决实际问题,要解决好科学立法的问题。人代会上强调了科学立法。关于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各级政府要严格执法,绝对不能置法律于不顾。关于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最高目标就是《决定》里面写的那句话,三中全会就写了,四中全会也写了,什么话?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曾经引证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毁坏了法律。”关于全民守法。法律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真正的信仰。习近平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说“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至于人人要遵守,他引用了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话,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因此,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领导干部更要带头遵法。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